瑜伽三十七卷十四页云:布施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悋,施所对治。是名第一。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布施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于三时中,心常欢喜,以自饶益;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种种疾病所欲匮乏怖畏众苦,以饶益他。是名第三。于当来世,在在生处,恒常富乐,得大禄位,得大财宝,得大朋党,得大眷属。是名第四。是名布施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释迦佛于灵鹫山说法华,迹门三周说法以后,地下忽涌一宝塔现于空中,多宝佛全身舍利结跏趺座,结法界定印。其时,多...(杂名)地狱之城也。大藏中有铁城泥梨经一卷。...(植物)Arjuna,木名。又龙树菩萨之字也。龙树菩萨本传曰:菩萨之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老死有二种业】 p0622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老死有二种业。一、数令有情时分变异。坏少盛故。二、数令有情寿...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缺一就不可以被称为觉...【唯感身受业】 p1008 俱舍论十五卷十九页云:诸不善业能感受者,应知但感身受;非心。以不善因,苦受为果。心俱苦...【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p0471 瑜伽十八卷十三页云:云何复依涅槃无依无住以显差别?谓不能度诸烦恼缠,随...(术语)佛之授记有有余无余之二种。演密钞五曰:余即未尽之义,今尽言之名为无余。如佛现前记彼某时某处证觉号某如...【香多种差别】 p0872 瑜伽三卷十三页云:或立一种香。谓由鼻所行义故。或立二种。谓内、及外。或立三种。谓可...(名数)又曰五大明王:不动、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之五尊。【又】胎藏界持明院之五尊也...(职位)对于前堂而言,具云后堂首座。略云首座。...(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贪不到就发脾气了。 第二种是瞋,这个就是愚痴。碰到一点点不称心的...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劝导才能够去观察和了解。举一个佛陀的事例来说:佛陀的前生,...
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也? 念佛法门,它的一个特色...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这是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苦行往生的,而是靠信愿持名感通佛力往生的。...
广置义田,就是买一些田来做善事,这是在《懿行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在明朝。明朝的事情比较多,是由于周安士居士就...
禅宗有许多文武双全的高僧大德,释方老和尚就是这样一位道行深远、武功盖世的禅宗大师。 他有一个名叫释正的徒弟,...
蕅益大师说,我们一个人在成佛之道,其实最难最难的地方是三界的生死,因为他退转最多。你的烦恼会干扰你;你的冤亲...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谈到死亡的问题,每个人都很忧愁、恐惧。关于死...
布施威力
【法相辞典】
【布施威力】 p0532
上篇: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 | 下篇:布施摄事 |
(术语)摩醯首罗天有三目,其竖之一只眼,云顶门眼。最超于常眼。碧岩三十四则颂古着语曰:顶门具一只眼。同三十五...
二佛并坐
铁城
阿周陀那
老死有二种业
觉者
唯感身受业
四因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
无余记
香多种差别
五大尊
后堂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这五种习气,你是不是样样都有?
一棵芒果树

我们要对佛号生起决定的信愿
大安法师:修苦行和往生没有直接关系

广置义田的顾正心

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