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谓酬报因行功德而感得果报。三身中之报身即为酬因感果之身。(参阅“三身”555、“因果”2293) p5686...(杂语)Bhaṅga,又曰婆伽,薄伽,译为破。智度论四十八曰:婆伽,秦言破。大日经疏一曰:释论亦云:婆伽名破。梵...梵语 saptakrdbhavaparama。又作极七返生。意谓至多仅须往返七次受生。即住于预流果而尚未断除烦恼之圣者,必须在人...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蕴而有众生是。 2、虚妄不实之义,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幻生...(术语)菩萨之大心,为菩提不惜身命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若人精进常修慈念,不惜身命,乃可为说。...(术语)僧尼之名籍,置之于官,以防滥非。僧史略中置僧籍弛张二科,论曰:周隋之世无得知。(中略)文宗大和四年正...为流行于唐代之佛教俗曲。取一更至五更,由夜深昏沉而转至天明破晓之譬喻,喻指人之无明昏闇由信佛而转至开悟透达。...即讲说经典之义理。其后转指讲说俗谣。我国自唐代以后,盛行将佛教教说或因缘谭等,以平易之文字配以音曲,而成为“...证得和合智用差别者,谓证得最极清净法界一味故,于彼能依一切种妙智用一一佛功能等一切佛功能故。...(植物)Kumuda旧称拘物头,拘物陀。花名。译曰地喜花。见玄应音义二十一。莲之一种也。...【五心缚】 p0257 集异门论十二卷七页云:五心缚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如有一类,于身未离贪,未离欲,未离亲,...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礼佛大忏悔文...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文化人学佛,大多好乐研究教理,总想从经卷中得大总持,获真受用。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以生灭心揣摩佛经真实义...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家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何处入手。 佛弟子最痛心的是:邪说横流、谈玄搞怪、白衣上座、...问: 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 大安法师答: 执持名号的时候,就不要带观想了。念兹在兹,自念自...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这三位老和尚一生念佛精进,慈悲念佛...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这极熟啊!昼夜六时功夫都在,我们这一枝香能不能叫它在,...
佛有二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无相,体遍虚空法界,与一切诸法不一不异。色身有相,诸佛福业所感,相好殊胜,...
大沩祖桩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大沩祖桩禅师,福州吴氏子。僧问:「如何是沩山家风?」师曰:「竹有上下节,松无今古青。」曰:「未审其中饮啖何物?」师曰:「饥餐相公玉粒饭,渴点神运仓前茶。」上堂:「道无定乱,法离见知,言句相投,都无定义。自古龙门无宿客,至今鸟道绝行踪。欲会个中端的意,火里蝍蟟吞大虫。咄!」上堂:「雨下阶头湿,晴干水不流。鸟巢沧海底,鱼跃石山头。众中大有商量,前头两句是平实语,后头两句是格外谈。若如是会,只见石磊磊,不见玉落落。若见玉落落,方知道宽廓。咦!」
上篇:南峰永程禅师 | 下篇:福严文演禅师 |
(地名)庵罗树园之略。...
酬因感果
婆誐
极七返有
假
不惜身命
僧籍
五更转
说经
证得和合智用差别
拘贸
五心缚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大安法师:文化人学佛的通病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念佛号时是否还需要观想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