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亦名:瞋打比丘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打比丘戒七十八。出家修慈,堪耐辱恼。今反怀恚,加打前人...(1639~1695)明末僧。日本曹洞宗寿昌派之祖。金华浦阳人,俗姓蒋。字心越,号东臬。十岁落发,后参谒翠微阔堂,居...【卑钵罗石室】 p0827 西域记九卷十页云:温泉西,有卑钵罗石室,世尊在昔恒居其中。后壁洞穴,是阿素洛宫也。...【生老住无常非实有】 p0480 瑜伽五十二卷五页云:复次云何应知生、老、住、无常、离色等蕴,无别实有?谓已遮未来...(仪式)法会时导师诵法文为施主祈愿福利,是云咒愿。愿文者施主自述愿事,故与咒愿异。...【无为】 p1043 如八种无为中说。 二解 集论二卷五页云:云何无为?几是无为?为何义故,观无为耶?谓有为相违,是...【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 p0225 瑜伽八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次法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此中有为,是...【忍波罗蜜多】 即受他人之侮辱恼害等而不生嗔心。忍是六波罗蜜多之一,及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术语)安稳微妙之貌。法华经方便品曰: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嘉祥之义疏曰:安详者,示大人之相。又安详者,...“所遍计”之对称。第六识、第七识普遍计度诸法而妄执有实我、实法,故称能遍计。唯识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之自性系由...1、指化法四教,即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以上藏通别圆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故名为化法。 2、指化仪四...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我们来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一定的过程。先看第一个,识。这个识是一个明了最微细的心识。 识为初入胎...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却是没有福的人。我们现在提倡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什么叫大调象?大家见过马戏团的大象吧?那是被驯服的大象...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是独居老人、或是与家人同住的老人,在面对自己体能的逐渐老化...
经过一整个夏日高温煎熬,终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也就是说不同的季节应该遵循...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不禁感慨道: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啊。按通途的修法,常常是你还...人生仿佛两条船,一为名来,一为利往。然而,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是人类整体的共...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
甘露达珠禅师
【五灯会元】
镇江府甘露达珠禅师,福州人。上堂:「圣贤不分,古今惟一。可谓火就燥,水流湿,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大众,东村王老去不归,纷纷黄叶空狼籍。」
上篇:雪峰隆禅师 | 下篇:灵隐惠淳禅师 |
【所遍计】 为‘能遍计’的对称,遍计所执之法,虚妄的分别心识,对所缘境周遍计度,分别执为实我实法,此被分别的...
打大比丘戒制意
兴俦
卑钵罗石室
生老住无常非实有
法会咒愿
无为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
忍波罗蜜多
安详
能遍计
四教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今生的生命是怎么形成的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立秋后应常吃的食物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