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空三摩地】 p0789 此菩萨所修。瑜伽四十五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空三摩地?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譬喻)烦恼之恼心,如病之于身,故名为病。教行信证行卷曰: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触境】 又作触处,五境之一,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百法纂释》曰:‘触尘者,亦四大所造,乃色尘...为十六执金刚神或十六大天所建者。旒,指旌旗下垂之饰物;幡,乃旌旗之总称。于佛教,幡具有降魔延寿之福德。 p392...【通达位】 p1025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次通达位,其相云何?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术语)弘通宣流教法也。无量寿经上曰:处兜率天,弘宣正法。...亦名:齐整着内衣戒开缘、着内衣戒开缘 子题:软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或脐中生创(疮),下着;若膝 [跳...1、智度论说,佛弟子欲求寂静无为之道,当离热闹,在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或修头陀行,夜于冢间树下坐,或作不净观...自利,梵语 svārtha,巴利语 attattha;利他,梵语 parārtha,巴利语 parattha。又作自益益他、自利利人、自行化...唐代僧。循州(广东惠阳东北)人。生卒年不详。初住罗浮山南楼寺,博通内外典籍,并就梵僧学梵文。神龙二年(706)...(杂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以果立因,使众生在大愿中得到法益,又以因中施果,令大众从...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之路,方便多门,归...
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和比丘尼,只研读课本、经书和思想。结果他们除了学会少许的知...问: 十方那么多众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容纳得了吗? 大安法师答: 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大家体会这法性土,可...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说一说,关于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因为好多时候,都会听到身边传达了,这样的一...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行人在生死关头都难以作主。这点...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他有个特点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恒常地修行一种法...
天衣如哲禅师
【五灯会元】
越州天衣如哲禅师,族里未详。自退席寓平江之万寿,饮啖无择,人多侮之。有以瑞岩唤主人公话问者,师答以偈曰:「瑞岩长唤主人公,突出须弥最上峰。大地掀翻无觅处,笙歌一曲画楼中。」一日曰:「吾行矣。」令拂拭所乘笋舆,乃书偈告众曰:「道在用处,用在死处。时人只管贪欢乐,不肯学无为。」叙平昔参问,勉众进修已。忽竖起拳曰:「诸人且道,这个落在甚么处?」众无对。师挥案一下曰:「一齐分付与秋风。」遂入舆,端坐而逝。
上篇:光孝如瑰禅师 | 下篇:智者法铨禅师 |
【正行】 p0498 瑜伽八卷十四页云:于诸有情,远离邪行,行无倒行;故名正行。 二解 如正行八相中说。 三解 瑜伽八...
空三摩地
烦恼病
触境
十六旒幡
通达位
弘宣
齐整着涅槃僧戒开缘
八念
自利利他
怀迪
与手低头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为何一直站着
现代学佛人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十方众生都到极乐世界去,能容纳得了吗

什么样的人应当来学佛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