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六执金刚神或十六大天所建者。旒,指旌旗下垂之饰物;幡,乃旌旗之总称。于佛教,幡具有降魔延寿之福德。 p3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善逝】 p1137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页云:言善逝者:谓于长夜、具一切种自利利他二功德故。 三...无遮法会。这种法会普同供养,如现在人打千僧斋,结万人缘,谁都可以参加而无遮止限制。...(真言)神咒名。译曰众生五欲淤泥卧提拔令出三界。见陀罗尼集经二。...【生无性】 p0475 显扬十六卷四页云:二、生无性。谓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缘力所生;非自然生故。 二解 成唯识论...【增上慧】 p1314 世亲释一卷七页云:增上慧者:谓趣证慧故,名增上慧。或依慧而学故,名增上慧。卽是无分别智。...(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者。释氏要览上曰: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子题:多宗不重受戒、成宗开重受戒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 多 宗不重受 )依萨婆多宗,戒不重发,亦不重受,...梵名 Buddhaguhya。为第八世纪时之印度密教学僧。约和唐代不空三藏同时,乃佛智足(梵 Buddha-jāna-pāda)之大弟...梵名 Avgulimālika。凡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乃叙述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及如来对于...(书名)具名成唯识论义蕴。十卷,唐开元寺道邕作,释唯识述记。...(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一愿。愿使彼国土清净照见十方世界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长期于外地游身行化的人,在修行上有五种困难和障碍,是哪...
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举措得当,真神定而邪鬼莫侵。否则以邪招邪,宿怨咸至。遇事无主,举...身为佛教徒,对祸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态来正见它?对风水地理,又该存何种态度以待? 身为正信佛教徒,若遭遇到祸...我们做事情要有效率,但并不是急着追求效率,面对工作的态度是「要赶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时间之内,衡量自己的能力...问: 近来有一助念团很有影响,据说很多生前不信佛或者横死的人经过其助念,也能额头发热。请问,这能不能证明亡者...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弥陀佛与此土众生深有因缘,诸佛不尔,是...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一是心理上的修。如果只修改行为,却不调整心理,实际上是修外...
十六旒幡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六开士 | 下篇:十六资具 |
据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九载,人初生天时有五种相,即:(一)光明覆身相,谓光明覆身而身无衣物,若起羞惭之念,不欲令他...
善逝
无遮会
乌啄支富敷
生无性
增上慧
上士
戒法重受通塞
佛陀瞿呬耶
央掘魔罗经
唯识义蕴
彻见十方愿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驶离娑婆生死苦海,安稳抵达涅槃彼岸

宿业现前,怕之岂能消灭
佛教徒对风水地理,该存何种态度
跟工作压力说再见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