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亦名:白僧行法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即因僧集,白僧令知。应教云:‘大德僧听。某甲比丘犯故漏失僧残罪余罪加之...【意识】 p1206 显扬一卷三页云:意识者:谓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于意根,与彼俱转,缘一切共不共法为境,了别为...(术语)又作瞿。衢之声含十名。四阿含暮抄下曰:梵言衢十名,羊也、眼也、地也、天也、水也、说也、方也、金刚也、...为我国云南澜沧江下游地区小乘佛教教派之一。主要流传于佛海一带,以松列勐混佛爷为首,并以勐混佛寺为信仰中心。本...凡三十卷。南宋晦翁悟明撰。又称禅宗联灯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六册。列举过去七佛至天童正觉之法嗣等禅宗五家之传灯...二树之意。法华经文句卷七上所喻别教与通教菩萨,即:(一)大树,喻别教菩萨。别教菩萨于法华会上,闻说一乘之法,受...指人智无法测知之神妙不可思议之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大四八·四○九上):“但以此心,灵妙自在;不守自性...(术语)无漏智也。胜鬘宝窟上末曰:清净智证第一义。...(界名)五类诸天之一。色界无色界之诸天也。见秘藏记末。...东晋时期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之中论疏谓此有二家,一者关内即色空,谓色无自性;二者支道林所倡之即色是空,此...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干扰障碍人们修道的恶魔,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如果我们看过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尼僧团有一个叫莲华色比丘尼,她是一个阿罗汉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其实她...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公婆都很老了。婆婆又患了老人痴呆症,很难伺候,一天到晚唠...素食(vegetarian)的字源来自于拉丁文Vegetus意思是完整的;新鲜的;生气蓬勃的对现代欧美人而言,素食即意味着一...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身业、口业的行为,也包括意业的调伏。所以身为一个天人,他应...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要一直用功下去。就像来果老和尚...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过程,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这个周...问: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师答: 孝道是净业行人的一个纲宗要领,孝乃天之经、地之义。吾人之...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点点滴滴,把烦恼跟业力给消灭了,然后...
触境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触境】又作触处,五境之一,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百法纂释》曰:‘触尘者,亦四大所造,乃色尘之触,身根所对,谓轻重滑涩、冷暖饥渴等触,为身识之所缘故。’此在《大乘广五蕴论》则曰:‘云何触一分,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细说有二十六种,即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重、滑、涩,缓、急、冷、暖,硬、软、饥、渴、饱,力、劣,闷、痒、粘,老、病、死、瘦二十二种。
上篇:触食 | 下篇:护月 |
(术语)十二支之一。唯识述记八本曰:有谓三有,支者因义今义,即三有因,生善恶趣差别因也。...
忏僧残波利婆沙在众白僧法
意识
衢
摆?派
联灯会要
二木
灵妙
清净智
上界天
即色宗
魔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素食大潮奔涌不息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不可将心待悟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