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无漏智也。胜鬘宝窟上末曰:“清净智证第一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八识规矩补注】 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文略义深,可称唯识学之精髓。世亲菩萨摄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颂,开...【七种静虑清净相】 p0064 瑜伽七十八卷十二页云:若诸菩萨,有善通达相三摩地静虑、有圆满三摩地静虑、有俱分...(术语)法华经寿量品明释迦久远成佛之劫量也。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佗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一)具足戒之异称。相对于在家、沙弥之五戒、八戒而言,比丘、比丘尼受持之具足戒即称满分戒。景德传灯录卷五慧能章...【诸佛法界能作五业】 p1360 摄论三卷二十一页云:复次应知如是诸佛法界,于一切时,能作五业。一者、救济一切有情...【四不定下上相起】 p0459 成唯识论七卷四页云:悔眠生上必不现起。寻伺上下,亦起下上。...(术语)台家用语,以乳等五味配一代五时之经。第一华严时,为乳味时。于此乳味时中,说华严经对于别圆之机是顿教之...【广大善修正见现前】 p1325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二页云:又彼住最后有菩萨,复欲求上漏尽方便,发起宿住念智,忆念先...(一)法相宗将施等十波罗蜜就能修之位地分为三种,略称三波罗蜜。即:(一)波罗蜜多,地前三贤位之菩萨于初无数劫之间...梵语 a。意谓非存在。佛教认为所谓有或无之二边(即“偏有”或“偏无”之一方)皆为谬误;唯有超越有与无之相对性,...(名数)或开佛智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说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南无多宝如来: 除了脱离三恶道,可以使悭贪、吝啬的人不再吝啬。去除贫穷的果报。所以每次买东西去人家商店,就念...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和下肢力量,运动员常在教练的指导下做一种压杠铃的负重练习。...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动的扫把分开晨雾,卷动着山门石径上的落叶,不时口里呢喃着:...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没有认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其余则多生多劫,...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面的楼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后引申发展出以下几种意思:第...
在佛法当中,我们学来学去,也没有离开这一念心。 在广东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人一下子发了财,于是就买了一串院。...
清净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清净识 | 下篇:清净勋 |
(异类)鬼类名。三德指归二曰:睒陀那婆者,此云施有,是修罗种类。不损有情,名施有也。...
八识规矩补注
七种静虑清净相
五百尘点劫
满分戒
诸佛法界能作五业
四不定下上相起
乳中杀人
广大善修正见现前
三波罗蜜多
无
五智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念七佛如来功德利益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