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指色界四禅(四静虑)中之初禅、二禅、三禅等三天。俱舍论卷十一载,于三静虑(共九处)中,受三种乐(离生喜乐、定...(故事)佛将成道时,四天王来各献青石之钵。佛受之,以四钵重叠,按为一钵,故钵有四际,惟佛用之。弟子不许石钵。...子题:横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诸受持衣,虽被穿破,不失受。若上二衣,广边八指内,长边一[打-丁+桀]手内穿,...(一)凡二卷。天亲着,鸠摩罗什译。全称发菩提心经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共分十二章。内容系就发菩提心而论,据...【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建立八相】 p0584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应知建立、略有八相。谓由依处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指灭却无漏之种子而永不可成佛者。即唯识论所说五种性中之无性有情、楞伽经所说二阐提中之断善阐提。 p5510...(名数)七佛者: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者:文殊师利菩萨、虚...(人名)Biśākhāupāsikā,又云毗舍佉鹿母,毗舍佉母。单云鹿母,又云鹿子母。夫人名。毗舍佉者,星名。此夫人...谓有一类。于非亲族。托为亲族。欲令安乐。得胜朋伴。无有恼害。成就一切无恼害法。王臣爱重。国人敬慕。五谷丰熟。...【三灾之顶】 p0186 瑜伽二卷五页云:复有三灾之顶。谓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引自类譬喻相】 p0378 显扬二十卷十五页云:若于内外诸行中,引一切世间共知共得生灭相,引一切世间共知共得生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智能和思维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1996年的财产是160亿美...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如果上点岁数,在农村生活过、县城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会唱大戏。村里、县里大家拿...众所周知的伤仲永,通过讲述一个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的神童仲永,因后天不学习和被父亲当作赚钱工具而沦...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它探讨的是我们生命的根本。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我们生...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
七月十五是佛欢喜日,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佛陀规定僧团出家的弟子在夏三月雨季的时候,不去托钵。由于下雨不方便...
我国最早为亡者做七的记录,始于北魏。《北史外戚传》记载外戚胡国珍去世后,北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为他设千僧斋,并...
法门寺是因痉贮佛骨而修塔,因修塔而建寺,因名塔寺。佛指骨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骨头,亦称佛舍利。其痉贮中国,可能...
梁山应圆禅师
【五灯会元】
鼎州梁山圆应禅师,僧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曰:「吃粥吃饭。」
上篇:天章元楚禅师 | 下篇:蒋山法泉禅师 |
(术语)弥勒佛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之众生,故曰龙华三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
乐生天
石钵
三衣损破失受否
发菩提心论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建立八相
灭种
七佛八菩萨
毗舍佉优婆夷
假族寻
三灾之顶
引自类譬喻相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比尔.盖茨童年的故事

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师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高傲的萨遮尼犍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佛教七七追荐的由来和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