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凡五卷。南宋宗晓(1151~1214)编。庆元六年(1200)完成。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乐邦乃安乐国,即极乐净土之意。...(饮食)冰糖也。善见律十七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庶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陀者,此是蜜也。法华玄义...亦名:袈裟敬护 子题:袈裟六年一替、稠人、大衣着用法有四、摙、坐具、大衣不许作务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十诵...指物之初起。又作发处。或指激扬鼓动他人。注维摩诘经卷二(大三八·三四四上):“欲令其显维摩诘辩才殊胜,发起众...【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六种依处】 p0584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者:谓有六种依处。一、决定时,...梵语 adhikarana-?amatha。即止灭僧尼诤论之法。又作止诤。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部分。因有七种,又称七...(术语)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建立者,有四种建立,谓支分建立、等至建立、品类建立、名想建立、于诸静虑具四建立,诸无色中唯有,三种除支分。...【三灾因缘】 p0186 俱舍论十二卷十八页云:何缘下三定、遭火水风灾?初二三定中,内灾等彼故。谓初静虑,寻伺为内...【引摄义利遍知】 p0378 瑜伽一百卷三页云:云何引摄义利遍知?谓能遍知、略有三种引摄义利。何等为三?一、引摄自...【八义】 因明用语,是研究因明的八个项目,又称为八门。即:一、能立,二、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五、现...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肇启莲宗福...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无意犯罪,刚入狱都很伤心绝望。但是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一位犯...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而开悟也不一定是因为修行,只要心得平安,万事便容易解决。...
前面讲到桥陈那比丘知道:原来三界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我们是客人。他觉悟到三界是一个苦恼的处所,从这个地方他产...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乐的三种资粮。譬如说,或者我们坐飞机到美国,第一需要飞机票...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只管一字一字地去看,不起一念分别...
蒋山法泉禅师
【五灯会元】
金陵蒋山法泉佛慧禅师,随州时氏子。僧问:「古人说不到处,请师说。」师曰:「夫子入太庙。」曰:「学人未晓。」师曰:「春暖柳条青。」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问:「祖师面壁,意旨如何?」师曰:「撑天拄地。」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落七落八。」问:「二祖立雪齐腰,意旨如何?」师曰:「三年逢一闰。」曰:「为甚么付法传衣?」师曰:「村酒足人酤。」问:「莲华未出水时如何?」师曰:「西瞿耶尼。」曰:「出水后如何?」师曰:「泗州大圣。」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发长僧貌丑。」曰:「未审意旨如何?」师曰:「闭户怕天寒。」问:「南禅结夏,为甚么却在蒋山解?」师曰:「众流逢海尽。」曰:「恁么则事同一家。」师曰:「梦里到家乡。」上堂:「来不来,去不去。脚下须弥山,脑后擎天柱。大藏不能宣,佛眼不能觑。诸禅德,渐老逢春解惜春,昨夜飞花落无数。」上堂,画一圆相,以手拓起曰:「诸仁者还见么?团团离海峤,渐渐出云衢。诸人若也未见,莫道南明长老措大相,却于宝华王座上念中秋月诗。若也见得,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上堂:「要去不得去,要住不得住。打破大散关,脱却娘生裤。诸仁者若到腊月三十日,且道用个甚么?」良久曰:「柳絮随风,自西自东。」上堂:「古人恁么,南禅不恁么;古人不恁么,南禅却恁么。大众还委悉么?王婆衫子短,李四帽檐长。」圣节,上堂。拈拄杖击法座一下,曰:「以此功德,祝延圣寿。」便下座。上堂:「时人欲识南禅路,门前有个长松树。脚下分明不较多,无奈行人恁么去。莫恁去,急回顾。楼台烟锁钟鸣处。」师因雪下,上堂召大众曰:「还有过得此色者么?」良久曰:「文殊笑,普贤嗔。眼里无筋一世贫。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上堂:「快人一言,快马一鞭。若更眼睛定动,未免纸裹麻缠。脚下是地,头上是天。不信但看八九月,纷纷黄叶满山川。」师晚奉诏住大相国智海禅寺,问众曰:「赴智海,留蒋山,去就孰是?」众皆无对。师索笔书偈曰:「非佛非心徒拟议,得皮得髓谩商量。临行珍重诸禅侣,门外千山正夕阳。」书毕坐逝。
上篇:梁山应圆禅师 | 下篇:天童澹交禅师 |
(寺名)茶香室丛钞曰:水经泗水篇注云:泗水西有龙华寺,是沙门释法显,远出西域,浮海东还,持龙华图,首创此制。...
乐邦文类
石蜜
三衣敬护
发起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六种依处
灭诤
七佛通戒偈
建立
三灾因缘
引摄义利遍知
八义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成功属于有心人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不一样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