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佛将成道时,四天王来各献青石之钵。佛受之,以四钵重叠,按为一钵,故钵有四际,惟佛用之。弟子不许石钵。见佛说普曜经七,智度论二十六,同三十五,义楚二十二。佛入灭时,此钵付阿难,见处胎经,义楚二十二。晋法显三藏渡天竺时,在弗楼沙国拜石钵,言无信心,则虽中以象挽之亦不动。有信心,则可举而置于顶上。见法显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图像)阿弥陀佛之尊形,有九品之别也。此为九品往生之机类所感见,故其尊形亦有九品之异。其说基于观无量寿经。经...指五劫期间思惟。即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比丘时,于发四十八愿前,曾有五劫期间之思惟。又五劫思惟之阿弥陀佛像,称...(物名)一寺公用之印鉴也。毗奈耶杂事一曰:佛言:凡印有二: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印像,两边安鹿...略称济宗。禅宗五家七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以唐代临济义玄(?~867)为宗祖。属南宗南岳法系。义玄先参黄檗希...【四智心品】 即是佛果四智,谓修唯行,至佛果转舍有漏识蕴所依而得的四种无漏智。《成唯识论》卷十载,唯识宗立大...谓沙弥的年纪满二十岁时,就可以进一步的受持比丘的具足戒了。...【安立谛何缘显示】 p0626 瑜伽六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若唯由彼非安立谛,于一切缚,解脱清净;何缘显示安立谛...【见死生智通】 p0642 瑜伽三十七卷十一页云:云何诸佛菩萨见死生智通?谓佛菩萨,以超过人清净天眼,见诸有情...(术语)百八三昧之一。智度论四十七曰:妙法名诸佛菩萨功德智慧,得是三昧得诸深妙功德智慧。...【害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 害者损害,心无悲愍损害有情,是不害之反。《成唯识论》曰:‘云何...(人名)宋遵式法师,慈云,治定往生净土忏仪。请观音消伏毒害忏仪,金光明忏法。因而后世称为慈云忏主。...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准提咒持诵仪轨...净土十疑论...三灾有「大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即饥馑、疾疫、刀兵之灾; 八难就是王难、贼难、火难、水难...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说班里有个同学太讨厌了,自己不会做作业老要抄别人的,...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①。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惟勤募化,曰...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地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
问: 在静坐时有各种境界出现,还可以继续再坐吗?如果可以,那应该注意些什么? 大安法师答: 我不知道你静坐用的...
佛陀开示大众:修行宁愿舍身命终,也要勤修四不坏净,即所谓的深信佛、法、僧三宝,持戒而无所毁犯。 佛陀于是进一...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拥有世人欣羡的富贵、名位,但为了追求人生的真理,这一切他都...
石钵
【佛学大辞典】
上篇:石经山 | 下篇:石蜜 |
禅林用语。指彻底大悟之无位真人。从容录第四十九则(大四八·二五八上):“普化便翻斤斗,龙牙只露半身,毕竟人是...
九品弥陀
五劫思惟
大众印
临济宗
四智心品
进具
安立谛何缘显示
见死生智通
妙法印三昧
害心所
慈云忏主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三灾八难
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