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识无边处解脱】 p1437 如八解脱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九页云: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是...(术语)有灵魂者。犹言有情。唯识枢要上本曰:有灵之类,谁不怀钦。...指有之边际。边,指偏于一方之极端。计执世间一切诸法,系假众缘之和合而生,此和合之力能呈现诸法之作用,故称为有...(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有真实之愿与方便之愿。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之六愿为真,十九、二十之二...灭喜,梵名 Vinītaruci。又称毗尼多流支禅派。系越南早期之禅宗派别,于六世纪顷由禅僧毗尼多流支(?~594)所创...1、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 2、指内、外、中间三处。...(术语)Śila,又云尸怛罗,正译曰清凉,傍译曰戒。身口意三业之罪恶,能使行人焚烧热恼,戒能消息其热恼,故名清...【同事四句分别】 p0613 瑜伽四十三卷十八页云:有诸菩萨、是他同事,而不自显与他同事。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谓对法华经起信之二种信心。(一)就佛立信,以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以无量寿经、涅槃...【小烦恼地法】 p0235 俱舍论四卷七页云:小烦恼法地,名小烦恼地。此中若法,小烦恼地所有;名小烦恼地法。谓法、...身者,法身之意。盖十方诸佛无明之惑净尽,法性之体全彰,无有自他色相之异,故称一身。如华严经所载,一切诸佛身,...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不说一般的人,就说菩萨的愿力,我讲个故事。印度的无著菩萨,他发明了法相唯识学,他在人间一有什么疑难,解决不了...有一天,佛陀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在阿练若池水边有两只大雁,它们和乌龟是好朋友,一起在池边生活,互相照顾。...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
有人说念阿弥陀佛没有效,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也一样痛,为什么他念佛会没有效呢?因为他肚子痛的时候念佛根本没有把...
问: 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念弥陀经、念佛者,便不...
少康大师(688 - 76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祖师。俗姓周。唐缙云仙都山(浙江缙云)人。 母亲罗氏梦游鼎...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
依天台从断惑的程度来分,十方刹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凡圣同居土就是有凡夫...
中梁山崇禅师
【五灯会元】
兴元府中梁山崇禅师,僧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时如何?」师曰:「红鳞掌上跃。」
上篇:乾明普禅师 | 下篇:黄龙志愿禅师 |
(术语)该罗事物之称。玄应音义曰:说文云:一切,普也。普即遍具之义,故切宜从十。说文,十谓数之具,从七者俗也...
识无边处解脱
有灵
有边
真假八愿
灭喜禅派
三际
尸罗
同事四句分别
二种信心
小烦恼地法
一身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功到自然就成
生气的乌龟

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为什么念佛会没有效呢

定业可转还是不可转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一生的灵感奇事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