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对法华经起信之二种信心。(一)就佛立信,以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以无量寿经、涅槃经皆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p23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别记别】 p0688 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又卽于此别记别者:谓卽记别彼因缘有。又复记别彼生因缘,因缘诸取。又...(一)凡二卷。又称起信论义疏。隋代昙延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疏,现今之流传本仅余卷上,其卷...【相续执持位】 证得佛果的第八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陀那 Adana 识。阿陀那义译执持,谓执受任持色、心诸法种子,...(菩萨)Cintāmanicakra,六观音之一。此观音,手持如意宝珠,以表满众生祈愿,持轮宝,表转法轮,故名如意轮。密...亦名:掩腋衣法、上狭下广衣法 资持记释云:“祇支中,注文翻名,即据下律文,从相为名。前翻掩腋,颇得其实。……...(术语)如尘数之无数国土也。又微尘之中有国土,华严经说之。尘中毛端皆有刹有佛,说法利生。...(术语)伽蓝之德称。功德坚利,譬之金刚。清净之土,谓之净刹。行事钞下三曰:入寺践金刚净刹法地。同资持记下三之...(一)指正觉之道。又作觉路。即觉证成佛之大道。与“菩提道”同义。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树力...乃四种授记之一。谓尚未发菩提心即授与成佛之预记。盖有众生往来五道,诸根猛利,好乐大法,虽然尚未发起菩提心,但...(术语)意柔而随顺于道,心正而无伪曲者。法华经寿量品曰: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见我身在此而说法。...(真言)阿弥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 多即为甘露之言有十个,故云十甘露明。...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与我们要见的心性并不是两个东西,它是我们依我执而产生的认识...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
读《悲惨世界》那一行行血淋淋的文字令我痛彻心扉,不忍卒读。不仅为人类那披着文明外衣下的残酷绝情而可悲,更为那...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宫等三、四个祈求行车平安的平安符。结果司机老是超车、超速,...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烦恼少一点,智慧多一点,觉照多一点;也就是要练习怎么向内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学佛之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以辱骂别人,人人都是菩萨,唯我是凡夫。别人背后诽谤我,当面骂我,也不要还口...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要。请看疏文: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
二种信心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种信 | 下篇:二种却魔法 |
(术语)智慧之用。观理而达其源底也。大乘义章十二曰: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天台戒疏上曰:观达无始无明源底。...
别记别
大乘起信论义疏
相续执持位
如意轮观音
僧祇支法
尘尘刹土
金刚净刹
觉道
未发菩提心授记
柔和质直者
十甘露明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父母未生之前你是谁

欲望不可无休止

慈心不杀为诸善之本
圣严法师《平安符》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不要说别人过失,一切错误都归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