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佛界”之对称。十界中,除佛界之外,总称其他九界为众生界,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自受菩萨净戒】 p0602 瑜伽四十一卷二十页云:又诸菩萨、欲受菩萨净戒律仪;若不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术语)以能持五戒为五大施。见佛说五大施经。...(术语)Skandha巴Khandha,又作蹇陀,犍度。译名聚篇章。...子题:作俱无作、形俱无作、要期无作、异缘无作、助缘无作、事在无作、从用无作、随心无作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子题:七世、祢祖、非亲里、父母七世、傍及从四、从四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云,亲里者,父母亲里七世有亲也。...(术语)果上之功德。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谓为果德。...(经名)佛说医喻经,宋施护译,一卷。以医有四法譬佛法有四谛法。...为成实论所举之一分修、共分修、圣正等三三昧之一。指修行禅定时,定与慧共修之三昧法。成实论卷十二(大三二·三三...又名八十随形好,即: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如那罗延、骨际如钩锁、身一时回旋如像王、...(术语)【又】,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于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乃至...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降诞清季,童真入道,广参丛林宗匠,融通宗门教下,先挑临济法脉,后因病苦舍禅归净,临终预知...在竞争激烈、分秒必争的压力下,时间对现代人的重要性相对提升。但在不稳定的环境中,突发情况日益增多,受到内在和...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观音菩萨,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我们与观音菩萨有着格外的、特殊...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很多人,特别是有文化知识的人,一入佛门,本能地就想博览众...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年也做不到,是否就不能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 往生的条件是信...
真如禅寺结夏安居讲经法会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慈悲! 大众师慈悲! 很高兴这次纯闻大和尚邀请我上云居山,在...
芭蕉弘义禅师
【五灯会元】
郢州芭蕉山弘义禅师,僧问:「如何是最初一句?」师曰:「举起分明。」曰:「如何受持?」师曰:「苏噜悉哩。」问:「学人非时上来,乞师一接。」师曰:「汝是甚处人?」曰:「河北人。」师曰:「不易过黄河。」
上篇:永福朗禅师 | 下篇:赵横山和尚 |
指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触之心所。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中):“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
众生界
自受菩萨净戒
五大施
犍陀
无作戒体八种
亲里
果德
医喻经
共分修三昧
八十种好
一生补处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修行应发三种心

完美逆袭病苦的彻悟大师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