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果上之功德。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谓为果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三无性】 这是系针对遍计所执等三自性而说的,此又称为三无自性性、三种无性。即就遍、依、圆三性,而论各无自性...(印相)印为不动刀印。明为唵地哩矜娑婆契。...【观察十二处法不应与他共兴诤论】 p1471 集论八卷十三页云:复次若欲自求利益安乐;于诸论轨,应善通达;不应与他...【乐迟通行】 p1309 如四种通行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二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乐迟通行?如世尊说:诸有苾刍,离欲...亦名:衣补治浣染法、袈裟补治浣染法 子题:衣和合净、衣服恒须净洁如法不尔则人非人诃、三衣不说净提、三衣不点净...子题:问经五事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三千威仪云,入他房:一、于外弹指;二、当脱帽;三、作礼;四、正念住,教...(名数)对于正教不得正解,则生五过: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人,四谤法,五轻圣法。见成实论,归敬仪通真记中。...(一)(929~997)宋初法眼宗僧。洪州(江西)人,俗姓金。(参阅“云居”5329) (二)宋代云门宗僧。为金山善宁之法...因果各义,上已述之。兹专就人类因果言之。...(1420~1483)明代曹洞宗僧。洛阳(河南)人,俗姓许。号无方,世称无方可从禅师。从福元芘峰出家。先后参谒龙潭顺...以手指所结之印契,乃记号之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弘化社32分本)...本焕长老圆寂前见到的最后一位居士是谁?他就是跟随本老十年之久的大居士唐玉。他在目睹了本老存世的最后时刻后,更...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都有各自的精彩,当我们在经典中读到种种譬喻,是否能由事入理...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恋娑婆;这是你心中最大的障碍。 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救...
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讲了一则故事。有个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他们在当地临时招工做杂物,并提出做三个小时工作可以...谁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是佛陀座前,大愿第一的大菩萨;是佛陀为我们这些此土众生派来,专为开解、救拔我们的大菩...从前,有一位很有修为的居士。有一次,他到一所有名的禅院去拜访一位禅师。与禅师见面之后,他们的谈话非常投机,不...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用瓷碗泥杯舀来喝,一个人干脆用手捧着喝。 于是,用金玉之人...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
果德
【佛学大辞典】
上篇:果满 | 下篇:果缚 |
(术语)三乐之一。离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稳,谓为涅槃之乐。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皆令离苦得安稳乐,世间之乐及涅槃乐。...
三无性
矜羯罗根本印言
观察十二处法不应与他共兴诤论
乐迟通行
三衣补治浣染法
入师房请问之法
依语五过
道齐
人类因果
可从
印契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百岁本老与一位幼童的传奇因缘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推荐】给人生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地藏菩萨和我们关系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事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