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二十七种称赞功德】 p0043 瑜伽十五卷十六页云:若有依此五论庄严兴言论者;当知复有二十七种称赞功德。何等...(术语)汉魏以后,翻译为盛,伪似之经论,杂然而出。不可不辨。道安之疑经录序曰:外国僧法学,皆跪而口受。同师所...【种种法无差别义】 p1262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第七地中所证法界,名种种法无差别义。由通达此,知法无相,不行...1、菩萨璎珞经所说的五种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即证如如之理的实智; 二、功德法身,即十力四无畏等一切...结与解。结者为烦恼所缚,解者解脱烦恼而得自在。...指修行僧于行脚途中所有之路银,及亲旧法缘所赠之物。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药山惟俨章(大五一·三一二上):“汝却须归...在禅林中,教人小心火烛所用之铃。在莹山和尚清规卷上日中行事中,有午时、亥时、寅时振火铃,警告大众小心火烛之记...指密教之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略称两部。于“一心法界”之上,立理平等与智差别二门,以显其理智之应用无穷。诠说智...大乘菩萨之五十二种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此等菩萨之阶位,诸经论所说不一,如华严...Changlewojing 佛教术语。其义有二:1、四颠倒:佛教认为,世间是生死法,一切有为法(有生、住、变异和消失的...(杂语)主义之别异也。法华文句记三之一曰:文虽广略,事无别途。...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痛,孩子苦;老有老苦,昨日还朝气蓬勃,转眼...
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是《般若》义。《佛...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就是各人的精神重心力,注意在什么地方。依佛理来讲,凡人以...
我曾见过一场异常悲壮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从此不愿再伤害哪怕再微小的生命 那是在一次围猎班羚...
在你的生活当中要这样锻炼,你的烦恼就会逐渐减轻,待人处事不要严格要求别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大悲心...近年来有些提倡重视休闲生活的人士认为,不要因过度认真、全神贯注于工作,就像用生命去换取金钱,因此而失掉了身心...
近来诸方少年,有志参禅者多;及乎相见,都是颠倒汉。以固守妄想为誓愿,以养懒惰为苦功,以长我慢为孤高,以弄唇舌...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 对闻信弥陀名号功德这样的一...
永福朗禅师
【五灯会元】
岳州永福院朗禅师,问僧:「汝是甚处人?」曰:「荆南人。」师曰:「还过公安渡也无?」曰:「过公安渡。」师曰:「汝何不判公验?」曰:「和尚何得特地?」师曰:「争奈岳阳关头何!」僧无语,师便打。
上篇:庐山庆云和尚 | 下篇:芭蕉弘义禅师 |
阿含,梵语 āgama,巴利语同,又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阿鋡,意译法本、净教、归、法归、法藏、藏、教法、传...
二十七种称赞功德
伪经
种种法无差别义
五种法身
结解
休粮
火铃
金胎两部
五十二位
常乐我净(nitya-sukha-atma-subha)
别途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该如何面对和消除人生中的种种苦难

《阿弥陀经》与《文殊》《般若经》的会通

存心与择法

我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戮

八万四千法门怎么来的
工作与休闲

历观古人,无一不从辛苦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