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语)禅林之语。住持有事故或临时祈祷放免晚参(夜之坐禅也),是云放参,即鸣钟三下,谓之放参钟。见象器笺九。...因前世两舌,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构是非,离间和合,致令乖分,故今生感此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两舌...【缘无识】 p1300 瑜伽五十二卷二页云:复有广大言论道理,由此证知有缘无识。谓如世尊微妙言说,若内、若外、及二...Hanqingjing 中国佛教学者、居士。原名克宗,又名德清。河北河间人。18岁时中乡试举人。因研读瑜伽唯识著作而不...(术语)观世音之慈眼普观一切众生谓之普眼。大日经疏五曰:如来究竟观察十缘生句,得成此普眼莲华,故名观自在。约...【四种神足】 p0435 瑜伽九十八卷四页云:复次应知建立四种神足,如声闻地,已广分别。若略说者;由四种力,持心令...道,与五道、六道之道同义;尘道,一般指秽土而言。依华严宗之意,尘为微尘,即十方虚空界一一微尘中皆有世界,称为...凡二卷。又称安般经、安般守意经、大安般经。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安般(梵 ānāpāna),全称安...【如来功德六相】 p0579 瑜伽七十四卷十二页云:复次由六种相,当知略摄如来功德。一、圆满,二、无垢,三、不...(术语)一物之生,亲与强力者为因,疏添弱力者为缘。例如种子为因,雨露农夫等为缘。此因缘和合而生米。大乘入楞伽...(名数)楞伽经所说:一,真识,如来藏也,又自性清净心也。离生灭相之真心也。起信论名之为心,亦名如来藏。性宗唯...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大蜘蛛钻出来捣乱。没办法,他只得向老和尚请教。 小和尚说:...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有情无情皆是无常,令生觉悟,舍无常故。 二为破不净轮。有...
信愿持名,就是我们这一部经典乃至净土法门的正宗,最主要就讲这三件事情。【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信、愿主要...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云: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 文远便去彼中立,云:...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我要回家了!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像我这么坏的人还能修行...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
黄云元禅师
【五灯会元】
广州黄云元禅师,初开堂日,以手拊绳床曰:「诸人还识广大须弥之座也无?若不识,老僧升座去也。」师便坐。僧问:「如何是大汉国境?」师曰:「歌谣满路。」上堂:「古人道,触目未曾无,临机何不道?山僧即不然,触目未曾无,临机道甚么?珍重!」
上篇:资福诠禅师 | 下篇:龙境伦禅师 |
【头陀】 新云杜多,此云抖擞,亦云修治,亦云洮汏。垂裕记云:抖擞烦恼故也。善住意天子经云:头陀者,抖擞贪...
放参
二种两舌报
缘无识
韩清净(1884~1949)
普眼
四种神足
尘道世界
大安般守意经
如来功德六相
因缘
三识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圣严法师《从火坑里跑出来》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