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佛名)Devarāja,译曰天王。萨昙分陀利经曰:调达。却后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名提和罗耶,汉言天王。...【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p0468 瑜伽三十五卷十三页云:由四因缘,当知菩萨于诸众生,先起悲心;于极长时种种猛利...(名数)比丘所持之八敬戒也。...(一)真实。相对于假、俗、伪等义而言。最究竟者,称为真;假则为方便、一时之义。例如佛身分为真身与应身,相对于应...【奘门四哲】 此为玄奘门下成就最高的四位弟子. 玄奘门下上座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人称奘门四哲。神昉是新...因明用语。共,梵语 sādhārana;不定,梵语 anaikāntika。因明三十三过中,因(理由)十四过之第五,六不定之一...(术语)谓其业为润迷界之生之原因者。...【阐释迦】 西域记云:旧曰车匿,讹也。亦释种,太子出家,令车匿牵揵陟。揵陟,马名,正云建他歌,译云纳。经...【不还向补特伽罗】 p0340 杂集论十三卷七页云:不还果向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七第八品烦恼,安住彼...为法相宗之常用语。诠,为“依诠谈旨”之意,即透过言语、文字、思虑等之诠门而谈说其旨义。例如“真如”为佛教重要...如论云: 一、色蕴即十处十界及法处法界一分。 二、识蕴即意处及七心界。 三、余三蕴及色蕴一分,并诸...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她的组织有4亿多资产,10万名义工,崇拜她的国王、总统、传媒大亨和工商巨子无数,但是她一直过着最初的简朴生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上万名诸大菩萨常跟随在一旁。 当时,在须耶越国有...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四年),京城来了一个女人,自称是圣菩萨,此人为求名闻利养,...
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乱想,耳根常欲听外面的声尘,所以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
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需要你们照顾了,就如同在你们小的时候,我照顾你们那样,对我多一些...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考...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大安法师答: 无我相或者无我见,我的解释是主宰意、是常...
资圣南禅师
【五灯会元】
建昌军资圣南禅师,圣节上堂,顾视左右曰:「诸人还知么?夜明帘外之主,万化不渝。琉璃殿上之尊,四臣不昧。端拱而治,不令而行,寿逾百亿须弥,化洽大千沙界。且道正恁么时,如何行履?野老不知黄屋贵,六街慵听静鞭声。」
上篇:鹿门法灯禅师 | 下篇:洞山微禅师 |
寺院于“开山”示寂纪念日所举行之法会。我国自古即有。于日本,自禅宗传入后,即为各寺院所沿用。此外,于宗派开祖...
提和罗耶
四缘不畏长时生死大苦
八敬
真
奘门四哲
共不定过
润生业
阐释迦
不还向补特伽罗
诠旨
蕴处界三科相摄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特蕾莎修女:活着就是为了爱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先把这两根摄住,其他四根就不摄自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