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三卷七页云:不还果向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七第八品烦恼,安住彼道。所以者何?由一来果后,已断欲界软上软中品烦恼;及住彼断;建立此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四生之一。如蚊蛇,依湿气而生者。...云何方便差别?此有二种,谓随信行、随法行,补特伽罗差别故。...亦名:自然六相开秉羯磨 资持记·释结界篇:“问:‘六相自然,开秉羯磨否?’答:‘此无明说,以义定之。若准八年...(书名)清彭际清着。为传五十六。列人二百二十七。附列者又七十七人。其发凡曰:佛门人文记载,其专系宰官白衣者,...禅林中管理经藏之职称。堂主之上有藏主,然藏主不居藏殿,而由堂主守经,其职责与众僧之借阅书籍有直接之关系,故常...又名衲衣,乃火烧衣、牛嚼衣、鼠啮衣、死人衣、月水衣等等之衣,印度人讳忌,故弃之,因取人家此种弃之不用与拭粪秽...指比丘于修行生活中所使用之十八种道具。即杨柳枝、澡豆(洗粉)、三衣(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水瓶、钵、坐...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大乘的菩萨,则于初僧祇之终,终四善根之加行...(一)(334~416)东晋僧。我国净土宗初祖。庐山白莲社创始者。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十三岁,游学许昌、...(杂语)禅家以外道为野狐禅。传灯录曰:有老人参百丈禅师云:昔住此山,因错对一语,五百生堕野狐身。四家玄录曰:...【妙相】 p0701 杂集论八卷十七页云:何故名妙相?乐净事故。诸烦恼苦,究竟离系;自然乐净,以为自体。故名妙...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弘化社32分本)...一天,一个修行者来到佛陀面前,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佛陀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一个人...
伤足自规(四条) 一、自今已往,得一时筋骨轻安、行坐随意,即当思及六道众生苦恼,一心正念。 二、自今已往,虽有...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征召年轻力士整顿道路,村内的壮士竞相参与,人数共计五百名。...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杀生,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令诸众生不生忧苦,离毛竖畏。】 尽形寿远离...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候一到,一定会报。好些人对此俗语不以为然,说什么那是迷信,世上...
你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生活以及周围环境的世界都是苦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苦的,而且在这里头忍受苦。 ...
在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的书信中,有一封信谈的都是养生: 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问: 每天茶饭不思就是不开心,总是被烦恼围绕怎么办?每个人烦恼又为何都不一样?可以通过禅修的方式来解决每天的...
不还向补特伽罗
【法相辞典】
【不还向补特伽罗】 p0340
上篇:不苦不乐俱行法 | 下篇:不还果补特伽罗 |
两掌拍击出声。又称金刚拍、拍手。乃密教修法之际,为令圣众欢悦之行事。两掌齐拍,称齐指拍掌、平等拍掌;右指击左...
湿生
方便差别
摄僧自然六相开秉羯磨
居士传
经藏堂主
粪扫衣
头陀十八物
见道
慧远
野狐禅
妙相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疾病是对心灵的一种保护

莲池大师警策
无常力最大

因为这一幕,屠夫从此不再杀生
「善恶报应」对身体的影响

怎样才能减少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