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寺名)在今凤阳县南二里。明太祖微时。尝为寺僧。洪武初改名龙兴寺。...(地名)阿利罗跋提河Ajiravati-nadi之略。舍卫城岸之河名。西域记六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云阿利罗跋提河...【四食皆能长养诸根大种】 p0468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三页云:问:如经言:有四种食,皆能长养诸根大种。云何四食?云...(名数)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阿罗汉之异名。以彼等乃修无伪真道者,故称真人。此外,伟大之修行者(佛陀),或趋向证得真谛法又不自贵、不贱他之...(杂语)又作机嫌。讥嫌者,谓他人之讥嫌也不为他人讥嫌之事,谓之护机嫌。起信论曰:当护讥嫌,不令众生妄起过罪故...【唐大圆】 近代唯识学著名学者,太虚大师早期弘法及事业上的助手。大圆湖南武岗人,约出生于在民国前二十年左右。...为成实论所举之一分修、共分修、圣正等三三昧之一。指修行禅定时,定与慧共修之三昧法。成实论卷十二(大三二·三三...(术语)以俱生起之烦恼,润溉已造之业,使生苦果也。谓以俱生起之烦恼,润溉,必生苦果之善恶业。...【摩诃摩耶】 西域记云:唐言大术,或云大幻。晋华严:摩耶夫人答善财言:我已成就大愿智幻法门。得此法门故,...【不还果补特伽罗】 p0340 杂集论十三卷八页云:不还果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九品烦恼,安住彼道。所...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响中国几千年,成为中国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身在职场,要吸收儒家五常...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摄波罗蜜多论》云:俱胝廋他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五度无...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都离开了,他才面带...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而开悟也不一定是因为修行,只要心得平安,万事便容易解决。...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来,横放在路中间,人车很难通行。 出家人心怀慈悲,就想将它...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贞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
洞山微禅师
【五灯会元】
瑞州洞山微禅师,上堂:「日暖风和柳眼青,冰消鱼跃浪花生。当锋妙得空王印,半夜昆仑戴雪行。」僧问:「如何是默默相应底事?」师曰:「哑子吃苦瓜。」
上篇:资圣南禅师 | 下篇:太傅高世则居士 |
奉祀本寺“开山”之堂。又称祖师堂、祖堂、影堂、影室。常设于佛殿前面之西方,与东方伽蓝堂相对峙。宋时,以禅林尊...
皇觉寺
提河
四食皆能长养诸根大种
八敬戒
真人
讥嫌
唐大圆
共分修三昧
润业
摩诃摩耶
不还果补特伽罗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职场中的「儒家五常」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一碗白饭的故事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放下的感觉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