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共相不共相种子】 阿赖耶识储藏万法种子,依其变现的事物来分,分为共相种子和不共相种子。一者共相种子,如日月...(名数)一达哩底啰瑟吒大将。二禁毗噜大将。三嚩日噜大将。四迦尾噜大将。五弥睹吒大将。六哆怒毗大将。七阿你噜大...(术语)菩萨十信位之第七。能保护任持一切佛法之心。...【胜义】 又作第一义、真实。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即无相之所行,不可言说,绝诸表示,息诸诤论,超越...【心被缚】 p0349 显扬十八卷一页云:论曰:由三因故,说心被缚。一、于所缘境,不自在故。二、安住秽恶所依止故。...【观察田】 p1468 瑜伽七十四卷二十一页云:观察田者:当知略由五相。一、于是处,乞求可得。二、于是处,已有乞求...【为舍为洲为归为趣】 p1176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为舍为洲为救为归为趣者:由后后句,释前前句;显出离义。...Da tang xi yu qu fa gao seng zhuan 佛教传记。原题沙门义净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并那烂陀寺图。唐天...(杂语)如来为不使众生起邪见给与四种之法施也。四法者,万物皆归无常,所有悉为苦毒,诸法皆无我,有形悉至空是也...(菩萨)维摩诘,借师子座于须弥灯王佛。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过东方三十六恒沙国有世界,名为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物名)薰陆香也。梦溪笔谈云:薰陆即乳香也。梵Kunduruka。...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叫多福德?不是说我们自己修行就能修到多福德,多福德是你能够...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做事的热情。这时候,他们更喜欢回忆辉煌的过去,而不是考虑未...
不论在大寮做饭也好,在客堂工作也好,随便你做哪一种工作,你的心里思念地藏菩萨或者缘念三宝,这能做得到。你把念...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受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由于这种观念在社...
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就是因缘成就,丛林就有这个好处。你一个人住到深山里边,如果你真...
你去吃众生的身体,还有它的部分,什么叫部分呢?那个皮啦、毛啦、牛奶等等,你就跟众生结下一个生死的业缘,这种情...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你心很细,容易入定。心粗得很、浮在面上的,想入定,那是...
我们一生都是为了身见,为了享乐为了这些东西,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忙忙碌碌,举心动念、行为造作都是在造恶业。等...
宝峰惟照禅师
【五灯会元】
洪州宝峰阐提惟照禅师,简州李氏子。幼超迈而恶俗,一日授书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遽曰:「凡圣本一体,以习故差别。我知之矣。」即趋成都师鹿苑清泰。年十九,剃染登具。泰令听起信于大慈,师辄归卧。泰诘之,师曰:「既称正信大乘,岂言说所能了?」乃虚心游方,谒芙蓉于大洪。尝夜坐阁道,适风雪震薄,闻警盗者传呼过之,随有所得。辞去。大观中芙蓉婴难,师自三吴,欲趋沂水,仆夫迷道,师举杖击之,忽大悟。叹曰:「是地非鳌山也邪?」比至沂,芙蓉望而喜曰:「绍隆吾宗,必子数辈矣。」因留躬耕湖上,累年智证成就,出领招提,迁甘露、三祖。宣和壬寅,诏补圆通,弃去。复居泐潭。上堂:「古佛道,我初成正觉,亲见大地众生悉皆成正觉。后来又道,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因没见识汉,好龙头蛇尾。」便下座。上堂:「过去诸佛已入涅槃了也。汝等诸人,不应追念。未来诸佛未出于世,汝等诸人,不要妄想。正当今日,你是何人?参!」上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君子不由也。二边不立,中道不安时作么生?」拈拄杖曰:「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上堂:「太阳门下,妙唱弥高。明月堂前,知音盖寡。不免舟横江渚,桌举清波。唱庆尧年,和清平乐。如斯告报,普请承当。拟议之间,白云万里。」上堂:「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是死不得底样子。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活生受底规模。大丈夫汉,直须处生死流,卧荆棘林,俯仰屈伸,随机施设。能如是也,无量方便,庄严三昧,大解脱门,荡然顿开。其或未然,无量烦恼,一切尘劳,岳立面前,塞却古路。」上堂:「古人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正当恁么时,且道是甚么人删诗书,定礼乐?还委悉么?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问:「承师有言,云黯黯处独秀峰挺出,月朦朦里泐潭水光生。岂不是宝峰境?」师曰:「若是宝峰境,凭君子细看。」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看取令行时。」曰:「只如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如何是和尚宗?」师曰:「须知云外千峰上,别有灵松带露寒。」雪下,僧问:「祖师西来即不问,时节因缘事若何?」师曰:「一片两片三四片,落在眼中犹不荐。」建炎二年正月七日,示寂。阇维得舍利如珠琲,舌齿不坏。塔于寺之西峰。
上篇:净因法成禅师 | 下篇:石门元易禅师 |
子题:具戒顿受唯许僧中不开尼众、式叉以十戒为体、式叉六法满净 济缘记释云:“受有缺者,即缺行也。诸下,总判。...
共相不共相种子
十六大药叉将
护法心
胜义
心被缚
观察田
为舍为洲为归为趣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四法施
须弥灯王佛
乳香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排除「如果」的观念

随时观想地藏菩萨就在你的顶上

【推荐】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不明路头不宜住山

不服不食众生肉,是人真解脱者

耐烦有什么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