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五相建立缘起差别】 p0285 瑜伽五十六卷十六页云:复由五相建立缘起差别。何等为五?一、众苦引因依处。二、众苦...【表色】 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称为表色。为唯识宗所...【不增不减义】 p0331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第八地中所证法界,名不增不减义。由通达此,圆满证得无生法忍。于诸...(术语)愿求西方之极乐也。往生要集一部明十大门中有曰:第一厌离秽土,第二欣求净土。...【地论释心】 地论师对心有三种解释,一者八识总称为心,《大乘义章》曰︰‘一切识总名心’。二者第七阿陀那识称为...亦名:杂碎戒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多论云,以十二年前常说一偈,今说五篇名为杂碎。”资持记释云:“若据律缘,...禅林用语。原谓做事时,善能见机行事,灵活运作,犹如游猎之时,一见兔之踪迹,即刻放出飞鹰追逐之;在禅林中,转指...(譬喻)天台所谓妙法莲华经莲华含三种喻意中之第三意也。凡莲华瓣落,则莲实成。以喻三乘之方便废,则一乘之真实成...【寿自在】 p1270 世亲释九卷十四页云:寿自在者:应知随欲齐几时住,便能如意现示己身。无性释九卷七页云:寿自在...真正普遍平等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传说)增一阿含经三十三曰:劫初光音天,相谓我等欲至阎浮提地,即来下地食地肥故。失神足,皆共号咒。自相谓言:...大佛顶首楞严咒...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谓由断除烦恼,尽除生死,所显清净无染、不生不灭之境界,于中...
丁大定居士,绍兴上虞人。寓杭州湖墅。家贫而寡,生二女已嫁,业女工以自活。 一九二五年,闻吴璧华居士宣讲佛法,...他叫库玛,出生于加尔各答北部一个贫困山村。 因为贫困,他只在学校待了三年;因为贫困,十五岁的他便只身前往孟买...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
《华严》喻药王树,若有见者,眼得清净,乃至耳鼻六根,无不清净。众生见佛,亦复如是。以见圆觉佛,闻普门法,神力...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不外乎都是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准备。为名为利追求。所谓熙熙为...
《华严经》八十万字,皆为甚深广大法界因缘与因果,非常难以明了。这大福报就好像电能一样,因电压很高,不能直接转...
京兆香城和尚
【五灯会元】
京兆府香城和尚,初参北院,问曰:「一似两个时如何?」院曰:「一个赚汝。」师乃有省。僧问:「三光景色谢照烛事如何?」师曰:「朝邑峰前卓五彩。」曰:「不涉文彩事作么生?」师曰:「如今特地过江来。」问:「向上一路,请师举唱。」师曰:「钓丝钩不出。」问:「牛头还得四祖意否?」师曰:「沙书下点落千字。」曰:「下点后如何?」师曰:「别将一撮俵人天。」曰:「恁么则人人有也。」师曰:「汝又作么生?」问:「囊无系蚁之丝,厨绝聚蝇之糁时如何?」师曰:「日舍不求,思从妄得。」
上篇:同安威禅师 | 下篇:上蓝庆禅师 |
全一卷。明代袁了凡(十六世纪)撰。又称了凡四训。为叙述我国民间道德之代表作品。本书为袁了凡某次参访云谷禅师,...
五相建立缘起差别
表色
不增不减义
欣求净土
地论释心
毁毗尼戒杂碎戒
见兔放鹰
华落莲成
寿自在
正等觉
光音天下生人间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印光大师在家往生弟子——丁大定居士
只要有力气、有想法,幸福一定会来临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极乐世界的见闻获益
画好自己的底线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