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禅宗公案名。又作天地同、南泉一株花、南泉牡丹。唐代僧南泉普愿对于陆亘景山所参问之“天地同根”一语,训示应融会...【五根各于四事增上】 p0285 五事毗婆沙论上七页云:问:何根于谁,有几增上?答:五根各于四事增上。一、庄严身。...【取蕴】 取为烦恼之异名,由烦恼而生蕴,由五蕴而生烦恼,故曰取蕴。...北齐时高僧,俗姓高。师读大智度论三智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不增减真如】 p0331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净染有增减故。卽此亦名相土...(杂语)愿求善法也。...【地论宗】 为唯识宗三系之一,是唯识宗的前驱。我国自北魏到唐初时代,许多精通、弘扬《十地经论》一派僧侣所形成...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先诵毗昙,然后诵律,余契经亦尔。若病者差已诵律;若勤求方便,成四沙门果,后当诵...密教四十观音之一。又称青莲观音。即千手观音从持青莲花之手所化现之菩萨。据千光眼秘密法经载,若欲往生十方净土者...(物名)以花而饰之伞盖也。法华玄赞二曰:西域暑热,人多持盖,以花饰之,名为华盖。...【寿命障】 p1270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寿命障者:谓不谨慎、远避恶象,广说乃至不善远离有灾有疫诸恶国土。又不...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我先说一件趣事或许您可以从中去体会:以前我在医学院读书的时候,大二那年要修解剖学,首先要研究人体的骨骼构造,...问: 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 大安法师答: 修学佛法,没有传...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里面唯识派非常重要的一位导师印度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刚开始...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就不要管别人的态度了...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肯买?一个和尚立马就站出来说,那我...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中国佛教的历史,我们可以发觉,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大...
现在这个时代在佛经里边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有一个典型的状况,也就是说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佛法。甚至很多时候...
同安威禅师
【五灯会元】
洪州同安院威禅师,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路边神树子,见者尽擎拳。」曰:「见后如何?」师曰:「室内无灵床,浑家不著孝。」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玉兔不曾知晓意,金乌争肯夜头明。」问:「如何是同安一曲?」师曰:「灵琴不别人间韵,知音岂度伯牙门。」曰:「未审何人和得?」师曰:「木马嘶时从彼听,石人拊掌阿谁闻。」曰:「或遇知音时如何?」师曰:「知音不度耳,达者岂同闻。」师一日游山,大众随后。师曰:「阶前翠竹,砌下黄花,古人道真如般若,同安即不然。」有僧曰:「古人也好和尚。」师曰:「不贪香饵味,可谓碧潭龙。」曰:「诸方眼目,不怪渊明。」师曰:「阇黎闭目中秋坐,却笑月无光。」曰:「阶前翠竹,砌下黄花,又作么生?」师曰:「安南未伏,塞北那降?」僧礼拜,师曰:「名称普闻。」师问僧:「寅晡饮啄,无处藏身。你道有此道理么?」曰:「和尚作么生?」师打一拂子,僧曰:「扑手征人,徒夸好手。」师曰:「握鞭侧帽,岂是阇黎。」曰:「今古之道,何处藏身?」师曰:「阇黎作么生?」僧珍重,便出。师曰:「未在。」
上篇:紫陵匡一禅师 | 下篇:京兆香城和尚 |
(术语)谓信三宝及戒而不坏也。天台仁王疏上曰:信三宝及戒不坏,名四不坏净也。...
陆天地同根
五根各于四事增上
取蕴
慧文
不增减真如
欣求
地论宗
毁毗尼戒开缘
见佛观自在
华盖
寿命障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骨不吓人,人自吓;癌不惊人,人自惊
大安法师: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为什么用恭敬心对待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把自己卖出去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