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五根三受更互相摄】 p0285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五根、三受、为五摄三?三摄五耶?答:更互相摄。...【取与】 取果与果也。为果之种曰取果,正与彼力而生果,谓之与果。《俱舍论》卷六曰:‘取果与果,其义云何?能为...智慧有消除烦恼的力量,为五力之一。...【不善学沙门】 p0330 瑜伽八十卷十二页云:复次云何不善学沙门?谓三种应知。一者、不顾沙门。二者、形相同分。三...(术语)欣尚之意。心所名。对于厌而言,即令心欣慕功德之精神作用也。入阿毗达磨论上曰:欣谓欣尚,于还灭品,见功...【地论八识】 地论师立有八识,但与玄奘一系新译则不尽相同。地论八识为︰一、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比丘共集,诵法毗尼。六群相谓,比丘共集,诵律通利,必数举我。言长老用学杂碎...依观佛三昧或口称三昧,得见佛之相好色身。关于所见之佛身,据大乘起信论所载,二乘及凡夫依分别事识,见佛之应身;...(术语)十王为六欲四禅之王,初地之菩萨,为四天王,乃至第十地之菩萨为第四禅天之王而化益有情。此十王之果报对于...【慈氏菩萨受成佛记处】 p1269 西域记七卷二页云:三佛经行侧、有窣堵波,是梅呾离邪(唐言慈。卽姓也。旧曰弥勒。...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什么叫邪?发邪心,立邪愿的相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尼佛在摩羯陀国应国太夫人韦提希之请而宣说的。内容包括定散二...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的善行。所有的因缘,理论上都可以成佛,但是如果你要快速成佛...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名,心中有佛,有佛本愿的摄受,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佛陀以净光...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的空法。很多人一旦学习到空,就会觉得净土属于有,这也是阻挠...
然大夫是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医按摩大夫,她早年在家乡县城做过二十年助产士。有一次她指着一本反堕胎的宣传图册,告...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临终三大要》...
紫陵匡一禅师
【五灯会元】
凤翔府紫陵匡一定觉禅师,初到蟠龙,见僧问:「碧潭清似镜,蟠龙何处安?」龙曰:「沈沙不见底,浮浪足巑岏。」师不肯。龙请师道,师曰:「金龙迥透青霄外,潭中岂滞玉轮机。」龙肯之。住后,僧问:「未作人身已前,作甚么来?」师曰:「石牛步步火中行,返顾休衔日中草。」问:「智识路绝,思议并忘时如何?」师曰:「停囚长智,养病丧躯。」
上篇:西川存禅师 | 下篇:同安威禅师 |
梵名 Pilinda-vatsa,巴利名 Pilinda-vaccha 之音译。又作毕陵伽筏蹉、毕邻陀婆蹉、毕兰陀筏蹉、比利陀婆遮、毕那嚩...
五根三受更互相摄
取与
慧力
不善学沙门
欣
地论八识
毁毗尼戒缘起
见佛
十王华报
慈氏菩萨受成佛记处
正法眼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有五根,何等为五
大安法师:什么叫发邪心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我所认识的助产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