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瞋恚业道有三种】 p1323 瑜伽六十卷九页云:若为财利称誉安乐,于他有情,起损害心;非于彼所生怨憎想,谓彼长夜...亦名:结戒场法、戒场结法 子题:四人众羯磨事、有场大界三重标相、戒场外相、大界内相、大界外相、界相榜示显处 随...(杂语)资持记下三之三曰:贤愚经六云:佛在舍卫,放钵国长者,有子名富奇那,后出家证阿罗汉。化兄羡那,造旃檀堂...乃以五味次第配于佛陀一代时教之教法。此即天台宗所立之五时判教。五时指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等五时,...西藏佛教徒祈祷用之法器。又作摩尼轮。其形如小桶,周围刻“唵嘛呢叭[口*弥]吽”六字真言,中贯一轴,其内装有纸印...指成唯识论所说之三种佛土。即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佛有三身,故所居之国土亦有三种,即法身佛住于法性土,报身...(术语)现在之生。同于现世,指其人在生之一期。理趣经曰:即于现生证一切法平等金刚三摩地。...(术语)对三乘圣果之福德,而谓人天之福德为凡福。盂兰盆经疏上曰:小行人天凡福。...(譬喻)识之不实,譬如幻化。性灵集八曰:识幻构三有狱。止观一曰:行城识幻。...佛教主张人类之心性本即清净(心性本净、本性清净),污染心性者为贪欲、憎恶、迷妄等三毒,古时称此三毒为罪(巴 ...又名六大,即地水火风空识六法。此六法各有分界,故名为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有的人会疑惑,做义工的「功德」,究竟可以让人得到什么?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在做的那一刻,就很欢喜...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人家学点东西。老和尚待我就象疼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走到哪儿...
持经、持咒、念佛,包括这些佛号,全体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这个阿弥陀佛的心就是我们本具的妙明觉心。通过...
《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问问自己:我真正要什么?长年致力于佛学和心理学研究的Melinda...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在道场里面来行走之际呢,一定会看到一个最多的牌匾,上面写四个字叫回头是岸。这四个字...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直捷简要。经曰:若修净土,当净自心。现在修...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在佛教的修持中,唯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
地论宗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地论宗】为唯识宗三系之一,是唯识宗的前驱。我国自北魏到唐初时代,许多精通、弘扬《十地经论》一派僧侣所形成的宗派。因为他们没立宗定祖的师资传承,所以后代称为地论学派或地论师。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合作译出《十地经论》,后来因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的弟子之间,于弘扬此论时见解有异,遂分为相州南道派与相州北道派。南道派以勒那摩提为首,其弟子慧光承其学说,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南部弘传此论。传承慧光之学的第二代弟子有法上、僧范、昙遵、惠顺、道凭、灵询、僧达、昙衍等。第三代弟子为慧远(法上的弟子),以及慧光的弟子灵灿、宝迁、善胄、净业、辩相、玄鉴、智徽、明灿等。此后尚有智嶷、道颜、净辩、灵达等。到唐代华严宗兴起,南道派就融合入华严宗了。北道派以菩提流支为首,传承菩提流支地论之学的是其弟子道宠,道宠弟子众多,以僧休、法继、诞礼、牢宜、佛果、志念等最著。北道派没有留下本派的典籍,流传的时间也较短,南北朝末年,摄论师兴起,北道派就融合入摄论宗了。
上篇:地论八识 | 下篇:地论释心 |
一相者,指众生的心体,此心体就是一实之真如;一味者,指如来之教法,此教法就是说明一实之真理。...
瞋恚业道有三种
摄僧戒场结法
香为信心之使
一化五味之教
嘛呢轮
三佛土
现生
凡福
识幻
罪恶
六界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圣严法师《欢喜心快乐做功德》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念佛念经为何要至诚心

处处作主见如来
找回幸福感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