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识之不实,譬如幻化。性灵集八曰:“识幻构三有狱。”止观一曰:“行城识幻。”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有三说:(一)成实论之说。于见道前立二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是钝利之二根也。大果经中,见道前分为二...(术语)关于食事戒法也。苏悉地经曰: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应断食,于食有疑不可食。是瑜伽行者之食戒也。...(一)位于浙江杭县西北十七公里处。有晋代僧法华之灵迹及法华泉。山下另法华寺,殿宇极其雄伟,秋时香火最盛。 (二)...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破结亦五:一、假佛教诫,二、立誓言,三、依教苦修,四、三毒皆尽,五、见空感戒。”济缘记...(图像)为帝释之使者,禅院以为伽蓝神而祭之。...(杂语)佛曰法王,故菩萨云法臣。安乐集下曰:大智度论有三番解释:第一佛是无上法王,菩萨为法臣,所尊所重唯佛世...(一)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十三大院之一。位于上方第三重,即释迦院之东方。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主尊。文殊之右方,次第安...谓有苾刍。于此内身。从足至顶。随其处所。观察思惟。种种不净。秽恶充满。谓此身中。唯有种种发毛爪齿尘垢皮肉筋脉...【烁迦罗】 乃坚固义,此同金刚。...(一)凡二卷。唐代曹溪六祖慧能述。又称金刚经注解、金刚经口诀、六祖解义、六祖口诀。收于卍续藏第三十八册。乃鸠摩...(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 我们讲到第二个,约外在的环境来说明业果的轻重...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旭日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祇树给孤独园里的比丘们,早在太阳射出第一道霞光前,已经开始一天的精进修行。 佛陀经...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不到法王前 阿弥陀佛法中王 丈六金身放毫光 常将右手招东王 接...
佛陀带领弟子们在王舍城弘法时,弟子们心有所感地对佛陀说:世尊!跟随着提婆达多修行,生生世世都被悲愁、苦恼所缠...
印祖云:佛堂日课,切实修持,然不可一向专在事相上用功。必须心心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能如是者,方为真念佛人,...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追求心灵的富足为最终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追求物质财富...
识幻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识主 | 下篇:识心 |
位于江苏江宁县南。山号牛头山,有两峰对立,因名天阙,刘宋大明年间,设郊坛于此。又有岩穴,世称辟支佛窟。永初、...
十八有学
食戒
法华山
破结受具有五缘
感应使者
法臣
文殊院
具正勤
烁迦罗
金刚经解义
六体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有三障能败戒德使信心退没
蜜蜂王的巧智
一句弥陀最方便

善恶猕猴缘

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