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指众生、佛一如之绝对平等心。系指相对于“心所”之心王。楞伽师资记求那跋陀罗章,将安心分类为背理心、向理心、入...【舍苾刍律仪】 p0976 瑜伽五十三巻十二页云:问:有几因缘、苾刍律仪、受已还舍?答:或由舍所学处故;或由犯根本...戒本疏·四波罗夷法:“问:‘如来明见,知犯非虚,有何义故,不证他犯?’‘多论解云,有四种过:一、不顺诸佛常法...(物名)铁钵也。比丘之食器。梵语,钵多罗Pātra,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谓应法之食器也。又应受人供养者所用之食...梵名 Mātari?van。为印度婆罗门教根本经典梨俱吠陀中之神名。婆罗门教神话传说其住于空中,因发现隐藏的火,而以摩...(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本曰: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指人类生活主体之外在活动空间。佛教典籍中,多称为境(梵 visaya, gocara)或境界,通常有五境、六境之别。唯识宗...(一)为佛教僧团建立之十种基本精神。据四分律卷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一、十诵律卷一等载,十句义...【有见无见】 p0546 俱舍论二卷一页云:论曰:十八界中,色界,有见。以可示现此彼差别。由此义凖说余无见。如...(术语)行者修行,万善万行也。六字者南无阿弥陀佛也。阿弥陀如来,使五劫间思惟,兆载永劫间修业所得之大功德,含...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顷。又作四未曾有经、四未有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说...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答: 以前圣严法师讲过这样一个公案:在日本的大本愿寺,有一...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一次见面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寓意着对新的一年的财运...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易误解这是在散播悲观主莪。事实上,在佛教的观念中,身体上生...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人作之,余人效之,号为豆儿佛师父。夫世尊教人念佛,制为数...问: 初学佛法并有志于出家修行的人应该先读什么经?做什么准备? 慧律法师答: 应该先看师父的光碟,做笔记,片数...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用完斋饭后,至宁静的安陀林中打坐。这时,精舍中有两位比丘起...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是美化人生,一般来说,美可分为形相美和内在美,形相美属于外...
问: 《大宝积经》说,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著而白佛言,世尊,我今愿生不动佛刹。佛告比丘...
具正勤
【阿毗达磨辞典】
谓有苾刍。于此内身。从足至顶。随其处所。观察思惟。种种不净。秽恶充满。谓此身中。唯有种种发毛爪齿尘垢皮肉筋脉骨髓髀肾心肺肝胆肠胃肪膏脑膜脓血肚脂泪汗涕唾生熟二藏大小便利。如是思惟不净相时。所起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循内身观。亦名身念住。成就此观。现行随行。遍行遍随行。动转解行。说名为住。彼观行者。能发起勤精进。勇健势猛炽盛难制。励意不息。复能于此。急疾迅速。名具正勤。
上篇:静虑 | 下篇:堪达阿罗汉 |
(经名)二卷,失译。记那先比丘之生缘及与国王弥兰陀之问答。巴Milinda-paṅha。...
理心
舍苾刍律仪
如来知时故不证他犯
应器
摩多利首
现识
环境
十句义
有见无见
约行六字
四未曾有法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出世间的七种法财
圣严法师《死亡并不可怕》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初学佛法的应怎么学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金明法师:庄严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