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为识心中之主者,即第八识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Anātman,或曰阿捺摩,译言无我。见名义集四。...谓犯五逆重罪,藉念佛之力而得往生净土。五逆罪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乃最重之罪,必堕于...【心异熟法】 p0351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异熟法云何?心异熟十一处少分,除声处。...(杂语)法华经化城喻品说,有导师欲率众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至宝处,恐众疲倦而还,遂方便于三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暂...指禁止女人进入道场之规定。乃以女性对修行僧在修行上有所妨碍,故禁其进入道场。诸经中多处记载女人具有三事隔(三...(术语)七有之一。又名行有。业之体用不亡,谓为有。...(杂名)Karipada,天名。译曰象迹天。见正法念经二十三。...(术语)谓小乘之罗汉,或入火定,或由荼毗,而色身灰灭也。所谓灰身灭智是也。别行玄记二曰:小乘灰断,身智俱亡。...(1606~1665)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或称行谧。古渝(河北)昌州人,俗姓金。号二隐。幼时即入本乡之文笔峰卧佛寺出家...指汉朝之白马寺。相传为我国最古之僧寺。据传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由于天竺(印度)之摄摩腾、竺法兰二僧以白马自西域...【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 p0292 瑜伽十四卷十六页云:又有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谓于诸法中,有三种...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乘佛教的修学,把它分成两个重点,一个叫做理观,一个叫做事修...
净土宗对佛教其它宗派影响很深,一直受到历代高僧的推崇,无论修习哪一宗派,最终皆导归净土。古往今来,许多高僧外...
从前有户人家,十分贫穷,生了个小男孩,实在养不起,只好用破布包着,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孩子扔在街上,还把家中...
过去,佛陀住在维耶罗国(或译堕舍罗国)一处称为乐音的地方。当时,有八百位比丘菩萨与佛同在此地。一日,有一位贫...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作理观。理观它是静...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护法护教更应及时,唯有精进修持,成就菩提,才不会在烦恼妄...
我们先说明九心住,这个九心住又有一个名称叫欲界定。为什么叫做欲界定呢?就是说他的定境当中,还是属于欲界的五蕴...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极暗劣,一门转故,昧简在定,略别窹时...
识主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识牛 | 下篇:识幻 |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即:(一)极好...
阿擅
五逆往生
心异熟法
三百由旬
女人禁制
业有
迦留波陀
灰断
本谧
马苑
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古代高僧净土感应事迹

弃儿的故事

缘聚则生,缘灭则散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九心住(欲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