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十六页云:又有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谓于诸法中,有三种愚,以为依止,起三颠倒。三种愚者:一、时节愚。二、分位愚。三、自性愚。三颠倒者:一、于无常计常颠倒。二者、于苦计乐颠倒。三、于无我计我颠倒,及规求利养,希望寿命。为治如是五所治法,起五取相。谓于诸行,取无常相;亦取苦相。于诸法中,取无我相。于饮食中,取恶逆相。于其命根,取中夭相。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三卷(或作六卷)。北宋延寿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广举经论、祖释等禅家心要之书。各卷之初,首叙其概旨,...即在于必定成佛位之菩萨。必定,义同于正定聚、不退转。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二六·四三上):“阿弥陀佛本愿...全一卷。元代断云智彻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系四川夔府智彻(临济宗云峰妙高之法嗣)以自身之体验讲说学道...(420~483)南齐道士。吴兴盐官(浙江海宁)人。字景怡,一字玄平。初从邵玄之学五经,年二十余复师事雷次宗。好黄...(术语)烦恼名。五上分结之一。自高凌物之心也。大乘义章五末曰:自举凌物,称曰憍慢。俱舍论四曰:慢对他心举,憍...谓随自己之意志行动而不受拘束。于禅林中,即指从烦恼束缚中获得解脱,达到自在无碍之状态。禅籍中之同类用语尚有“...(术语)无上之佛果。证悟法性究竟之佛身。...大乘佛教之究极,谓烦恼即菩提,意即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犹如冰之于水,相即不离;比喻菩提如水,烦恼如冰,故有烦...(衣服)就价言,则居三衣之中,因名中价衣。见六物图。此非价额,乃于衣尊贵之点而得名。...(喻)佛对根机不同的众生,而说种种不同之法,有如医生对症下药一样。...梵语 jātaka。又作阇陀伽、阇多迦、阇陀。意译为本缘、本起、本生。略称生。为叙述佛陀及弥陀、弥勒等佛菩萨或佛弟...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有波旬(魔道子孙)入我法中,住我寺...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信用。你说话真实信用,谁不相信你、谁不同你共事?说话不信实...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但是归依了佛的,不论是在家、出家,都是佛的弟子。既然是佛的弟子,就应...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办,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门。因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愿力、净行之力。另一方面更加有阿弥...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的呢? 原来,这些鸟儿,每天都由专人悉心照料,供应美味的食...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 所谓的魔法,魔...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
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
【法相辞典】
【五种能圆满解脱厌离所对治法】 p0292
上篇:五种违逆学法及五种随顺学法 | 下篇:五种杂修第四静虑者生地差别 |
(术语)回权大乘之心而归入一佛乘之法也。...
万善同归集
必定菩萨
禅宗决疑集
顾欢
憍慢
自由
究竟法身
烦恼冰
中价衣
应病与药
阇多伽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会说话的两头瞒,不会说话的两头传
慈舟法师《八大人觉经浅释》

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不为美食所欺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大乘佛法「大」在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