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jātaka。又作阇陀伽、阇多迦、阇陀。意译为本缘、本起、本生。略称生。为叙述佛陀及弥陀、弥勒等佛菩萨或佛弟子,于过去世永劫受生为种种身形、角色时,行菩萨道之故事,为佛典九种类别(九部经)或十二种类别(十二部经)之一。(参阅“十二部经”344、“本生经”1952) p65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众生,化缘既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善见,若头陀比丘,虽住寺中,不住僧房,不食众食,施主自为起房,僧不得差为知事。若比丘有...凡十八卷。明代周永年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邓尉山位于江苏吴县西山,以汉代邓尉隐居于此,故有此称。其...巴利语 mattikā-patta。指土制之钵。即比丘行乞时所用钵之一种。释氏要览卷中(大五四·二七九上):“佛住孙婆白...(1062~1162)梵名 Nimbārka。印度宗教家。为印度教毗湿奴派(梵 Visnu)之支派宁巴尔迦派之开祖。又称宁巴弟提雅...指修行与学解。依据日僧日莲之诸法实相钞所载,行者当勤于行学二道,绝行学则无佛法。又为“解学”之对称。指为自己...(一)梵名 Pacavij?ati-sāhasrikā-prajāpāramitā。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卷、四十卷),计九十品。后秦鸠摩罗什译...涅槃的境界,灭一切生死之苦,无为安乐,故涅槃境界是绝对的寂静。...【不破不穿不杂不秽差别】 p034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卷十五页云:问:不破不穿不杂不秽,如是四句,有何差别?有说:...(术语)五怖畏之一。初学之菩萨,为布施,不能施自己之全所有物,畏尔后自己不能生活也。...(术语)谓眼所见之大空也。中阿含经三十六曰:譬如月无垢,游于虚空界。智度论一曰:虚空界无量诸佛土。...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在崔永元所著的《不过如此》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一天,鞠萍见崔永元忧心忡忡,便打趣地问道:小崔哥,有什么不...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位年逾百岁,一位九十岁。这三位老和尚一生念佛精进,慈悲念佛...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结法侣若干人,同会一处,专修...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大戒是哪三坛?恐怕还有许多人不清楚。说沙弥戒,还不知道是怎...
佛陀住世时,曾经在古印度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 当时,世尊为比丘们开示:现在要为大众解说,修习四种善...各地纷纷出土佛舍利,这是当今中国佛教界的一种重要现象,我认为佛舍利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意义。 首先,舍利...
阇多伽
【佛光大辞典】
上篇:阇伊那教 | 下篇:阇利 |
中国佛教法相宗祖庭。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雁塔村。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
涅槃相
头陀比丘不差为知事
邓尉山圣恩寺志
瓦钵
宁巴尔迦
行学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涅槃寂静
不破不穿不杂不秽差别
不活畏
虚空界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让烦恼拐个弯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