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谓断除欲界烦恼,得色界之四禅果而远离色身。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三中):“离身行者,除欲界结,得四禅,故名...(Malwatta-nikāya)锡兰佛教暹罗派主要教派之一。又作曼尔瓦多派。属上座部佛教,形成于十九世纪中期。总部系由坎...指阐释佛经并加以弘通之大士,如龙树、无著、天亲等诸菩萨,皆造立论书来注释阐论佛经,并弘扬流传之。其中,如龙树...【不律仪名之差别】 p0339 俱舍论十四卷七页云:如前所说住不律仪,此不律仪名差别者,颂曰:恶行、恶戒、业、业道...(物名)法器之一。为惊觉诸尊,警悟有情而振之。其体坚固称为金刚,其柄为五钴形故称为五钴铃。...【大自在天体实遍常能生诸法不应道理】 p0247 成唯识论一卷九页云:有执有一大自在天,体实遍常,能生诸法。彼执非...【三自性有体无体等分别】 p0223 瑜伽七十四卷四页云:问:此三自性,几是无体,能转有体?答:一。问:几是有体;...(行事)古代每年于先帝崩御之忌日营法会读经,谓之国忌。...(物名)真言宗之说,谓幡具无量之佛德,以顶触之。则先受轮王之灌顶,终受佛位之灌顶。故因中说果,名幡为灌顶云。...(术语)称弥陀之名号也。以第十八愿为往生之正目而正为其所誓故也。对于五念门中前三后一之助业而言,观经散善义曰...唐代僧。河南汝阳人,俗姓杨。历代祖先皆为官宦。师每见罪人,辄叹曰:“人本无罪,无明陷之;地狱本无,夙业感之。...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朝法云法师,雁门赵氏之子,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别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 可是到了读书的年龄,...
性灵不可以有无求,断常取。由无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所以耽著有常。及闻非有非常,又转计断无,...1.你为什么就不能够象。。。。。。 孩子被对比,很可能增加他们本能的敌对情绪,甚至耿耿于怀。 应该向孩子讲清楚你的...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才能做的。如救护病危的人,成全他人,扶失明人过马路等等,而...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首先,我们刚开始是成就一种善业力;其次,再提升到正念力。我们一生当中,大概就是成...
这个地方重点在这四个字,知心无念。我们一念心,每个人都很复杂,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个妄想都...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缘观,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凡夫用自己的妄想执着观察人生的时候...
念佛是长是久,各人因缘善根有差异。但无论他念佛时间的长久,只要具足信愿,都能往生。《观无量寿佛经》讲的临命终...
表色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表色】凡吾人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显然可表示于外而令人目见者,称为表色。为唯识宗所立三种色境之一。《瑜伽师地论》卷一载,色有三种,即显色、形色、表色:一、显色,如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等皆为显色。二、形色,如长短方圆、粗细大小、直曲高下等诸种色法之相状。三、表色,如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各种动作形态。此表色,生灭相续,由变异之因,于先前生起之处不再重生,遂转于异处。其前后之动作形态,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皆以差别而生,或即于此处变异而生。
上篇:取蕴 | 下篇:表诠 |
(名数)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
离身行
摩尔伐多派
弘经大士
不律仪名之差别
金刚铃
大自在天体实遍常能生诸法不应道理
三自性有体无体等分别
国忌
灌顶幡
正定业
发光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前世吝于法施,今生得愚昧无知之报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恒真之性灵
最好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既省钱又简单易做的种福改运方法

攀缘善法,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知心无念,这个概念很重要

这个是你学唯识最重要的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