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二受】 指身受与心受。受是领纳所触之境的心所法。一、身受乃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三受。...【真如】 指遍于宇宙间真实的本体;为一切万有的根源,是本然的真实之意。此为遍布于宇宙间真实的本体,也即是事物...(杂名)Vajradhāra,译曰执金刚、持金刚。手持金刚杵之神部总名。大日经疏一曰:伐折罗即金刚,陀罗是执持义,旧...凡四册。民国会性著于(1978~1979)年。天华出版社印行。为经典解题书。收集自东汉至民国间之佛典及中国高僧大德之...【大种】 指构成色法的地、水、火、风四大要素。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种,故称能造之大种、能造四大。分别...略称二千行法。乃新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中,普贤菩萨应普慧菩萨之二百问,每一问与作十答,以信、住、行、向、地...三所断之一,即于见道时所断的八十八使见惑。...(1244~1306)南宋僧。西蜀(四川成都)人。号镜堂。日本临济禅镜堂派之祖,该派为临济禅二十四派之一。师早年历参...(动物)又作狮子,梵语枲伽Siṁha,又曰僧伽彼,兽中之王也。经中以譬佛之勇猛。无量寿经上曰:人雄师子,神德无量...(公案)云门示众云: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自己?见碧岩八十七则,种电钞九。...(术语)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为六趣。对于弥陀之净土...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
《维摩经》上面所说的,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其实也很符合因果规律,你现在的心清净,...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位列王侯是相对的富贵,身心自在清净是绝对的富贵。第一种是有...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诸位!你不可以说上课来听课,然后你回去以后就继续打妄想,不...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叹弘扬不遗余力,不仅将此章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选定为《净土...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一早,舍利弗进城托钵,遇到一名老妇人在路旁哭泣。舍利弗慈悲的趋前垂询:老人家,您怎么啦? 老妇人泪流满面的说...
问: 请问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修行中的善缘、违缘? 答: 从空性的角度来讲,生活、修行中的外缘并无善恶、违顺、染...
韶州华严和尚
【五灯会元】
韶州华严和尚,僧问:「既是华严,还将得华来么?」师曰:「孤峰顶上千枝秀,一句当机对圣明。」僧录问:「法身无相不可言,宣皇帝诏,师将何接引?」师曰:「金钟回出云中响,万里归朝贺圣君。」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惊天动地。」曰:「还当也无?」师曰:「灵机永布千家月,只这如今万世传。」
上篇:蜀川西禅和尚 | 下篇:同安丕禅师 |
(名数)菩萨得七种之辩:一、捷疾辩,于一切之法,无碍故。二、利辩,有人虽能捷疾而不能深入,以能深入乃名为利。...
二受
真如
伐折罗陀罗
大藏会阅
大种
二千普贤行法
见所断
觉圆
师子
云门药病相治
五恶趣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我们心是否清净
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修习慈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