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波罗提提舍尼之略。...指喉内、舌内、唇内。乃日本悉昙学之用语。由于发音器官之不同,可将梵语音声分为喉内、舌内、唇内等三种。日僧安然...(物名)大悲之摩竭幢也,于幢头安摩竭幢,故名摩竭幢,以标爱金刚之三昧也。五秘密轨曰:爱金刚摩竭幢为大悲金刚锁...(公案)僧问古德: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体界;去此二途,请师速道。见会元十七,葛藤集下。...发问之五种原因。即基于不解、疑惑、试验、轻触、欲利乐有情等原因而问。[瑜伽师地论释] p1184...云何出世?几是出世?为何义故观出世耶?谓能对治三界,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故,是无分别出世间义,能对治三界者,谓...梵语 catvāry apramānāni,巴利语 catasso appamaāyo。又作四无量心、四等心、四等、四心。即佛菩萨为普度无量...(流派)说转部之异名。...(譬喻)譬身为危城也。归敬仪中曰:大圣垂训,法喻所归,止在诫约身心无逸欲。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杯器。涅槃一...又叫做禅和子,即参禅的人。...(经名)七卷,天竺沙门众护撰,西晋竺法护译。有三十品。明五阴等之法相及三乘之行法。论藏也。...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观世音菩萨代表阿弥陀佛慈悲的一面,寻声救苦,拯救众生。印祖常常劝勉大家持念观世音菩萨,是有着当时战乱不断的时...
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就能得财富、田宅。那就不用布施了吗。不是说布施才能得福吗。念《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和布施...
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境所产生的六种认知作用,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禅宗运用般若空观,强...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观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小男孩走进来,低声地喊着:一碗汤面!老板自动多...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见到许多儿童在水边玩鱼。 佛陀问那群儿童说:孩子!你们怕不...庞蕴居士参访马祖道一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说:「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我就告诉你。」庞蕴立...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一定有一个错误的颠倒妄想控制你,让你没办...
蜀川西禅和尚
【五灯会元】
蜀川西禅和尚,僧问:「佛是摩耶降生,未审和尚是谁家子?」师曰:「水上卓红旗。」问:「三十六路,阿那一路最妙?」师曰:「不出第一手。」曰:「忽遇出时如何?」师曰:「脊著地也不难。」
上篇:布水岩和尚 | 下篇:韶州华严和尚 |
亦名:单白说戒羯磨 子题:大德僧听、今僧白月十五日布萨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布萨说戒、白如是、纲、缘本、缘、...
波罗提舍尼
三内
悲幢
一法若有
五种问
出世
四无量
说度部
危城
禅和
修行道地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念佛与念观音菩萨的关系

能布施给亲人友人,功德更是无量

禅宗对六识空性的体证

如何才能生起厌离心

【推荐】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教化儿童
一口吸尽西江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