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巴利名 ānābhivajsa。缅甸僧。属通肩派(巴 Pārupana,又作全缠派),为孟云王(Bodawpaya, 1782~1819 在位)之...除疑怪,梵名 Kautūhalah。又作除疑盖菩萨。大众若有疑怪之事不能决了,此菩萨即往其所,为不请之友,常断除一切众...【念防护意】 p0803 瑜伽二十三卷二页云:云何名为念防护意?谓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无间,生分别意识。由此...(术语)求正觉之意思。无量寿经下曰:意力愿力。同净影疏曰:求佛之心,名为意力。...修罗之本性憍慢,执着之念强,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为所动,虽听闻佛法,亦不能证悟。(参阅“修罗”4049) p4049...(公案)从容录第四则曰: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曰:此处宜建梵刹。帝释以一茎草插地上云:建梵刹已,世尊微笑。 五...【智周】 唐代唯识宗三祖,俗姓徐,濮阳人,唐高宗总章元年(六六八)生。出家后初学天台,后依慧沼为师。著有《成...梵网经云: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应当学,敬心奉持。 第一、杀戒 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行事)又去浴佛。灌浴佛像而拂拭之,其功德广大,经说之,西天每作之。寄归传四曰:但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于禺...【生相】 p0474 如集谛四行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五页云:问:诸行起时,除其自性,余有为法,皆有作用,...(术语)即四谛也。苦集二者如上。灭者谓灭生死苦果之涅槃。道者谓可得涅槃果之正道。盖苦集灭道者为世间与出世间,...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往生的情况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基本点:不能仅仅站在凡夫的立场去看,一定要站在阿弥陀佛那种不可思议的威神愿力的立...
诵大悲神咒功德不可思议。那天有人问师父一个问题,说看见有的师父修行挺好,就是出家几十年还是特别的年青,年龄挺...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药师经也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这两部经常被众生误解,认为...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个衣杉褴楼的男人,他抖抖索索地摸出几个一角两角的硬币,要买...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大师悲心不忍,放弃潜修生涯,从1918年下普陀山到扬州藏经院...
富不过三代是许多人家面临的尴尬。但让人震撼的是,一条神秘的家规居然使得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跨越了许多劫难,经受住...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来生。你今活了几十年,不知经过多少...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由断惑而证真如法性,了脱生死。显然,净土...
香山道渊禅师
【五灯会元】
明州香山道渊禅师,本郡人。上堂:「酒市鱼行,头头宝所。鸦鸣鹊噪,一一妙音。」卓拄杖曰:「且道这个是何佛事,狼籍不少!」上堂:「香山有个话头,弥满四大神洲。若以佛法批判,还如认马作牛。诸人既不作佛法批判,毕竟是甚么道理?击拂子、无鑐锁子,不厌动摇。半夜枕头,要须摸著。」下座。
上篇:万寿慧素禅师 | 下篇:开善道琼禅师 |
指有关出家受戒之作法。世尊以来即有关于出家受戒之规定,此类规定详载于诸部派之律藏犍度部受戒犍度中,印度部派佛...
聂那比伐姆沙
除疑怪菩萨
念防护意
意力
修罗妄执
世尊指地
智周
十重戒
灌佛
生相
苦集灭道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推荐】十念往生通平时也通临终

想要长相庄严,就要多诵大悲咒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6字家规孕育出中华最显赫的家族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