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道吾悟真禅师,上堂:「古今日月,依旧山河。若明得去,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若明不得,谤斯经故,获罪如是。」上堂:「师子儿哮吼,龙马驹[路-各+孛]跳。古佛镜中明,三山孤月皎。」遂作舞,下座。上堂,举:「洞山道:‘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阶前狗尿天。刹竿头上煎锝子,三个猢狲夜簸钱。’老僧即不然。三面狸奴脚踏月,两头白牯手拏烟。戴冠碧兔立庭柏,脱壳乌龟飞上天。老僧葛藤尽被汝诸人觑破了也。洞山老人,甚是奇特。虽然如是,只行得三步四步,且不过七跳八跳。且道淆讹在甚么处?老僧今日不惜眉毛,一时布施。」良久曰:「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问:「凝然便会时如何?」师曰:「老鼠尾上带研槌。」问:「如何是真如体?」师曰:「夜叉屈膝眼睛黑。」曰:「如何是真如用?」师曰:「金刚杵打铁山摧。」问:「如何是常照?」师曰:「针锋上须弥。」曰:「如何是寂照?」师曰:「眉毛里海水。」曰:「如何是本来照?」师曰:「草鞋里[路-各+孛]跳。」僧退,师曰:「寂照常照本来照,草鞋底下常[路-各+孛]跳。更会针锋上须弥,眉毛中水常渺渺。」问:「如何是佛?」师曰:「洞庭无盖。」
上堂:「山前麦熟,庐陵米价,镇州萝卜,更有一般。」良久曰:「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上堂:「古人道,认著依前还不是,实难会。土宿颔下髭须多,波斯眼深鼻孔大。甚奇怪,欻然透过新罗界。」问僧:「甚处来?」曰:「堂中来。」师曰:「圣僧道甚么?」僧近前不审。师曰:「东家作驴,西家作马。」曰:「过在甚么处?」师曰:「万里崖州。」师不安,僧问:「和尚近日尊位如何?」师曰:「粥饭头不了事。」僧无语。师鸣指一下。
上堂:「普化明打暗打,布袋横撒竖撒,石室行者踏碓,因甚志却下脚。」问:「如何是第一玄?」师曰:「释尊光射阿难肩。」曰:「如何是第二玄?」师曰:「孤轮众象攒。」曰:「如何是第三玄?」师曰:「泣向枯桑泪涟涟。」曰:「如何是第一要?」师曰:「最好精粗照。」曰:「如何是第二要?」师曰:「闪电乾坤光晃耀。」曰:「如何是第三要?」师曰:「路夹青松老。」上堂,举:「僧问首山:‘如何是佛?’山曰:‘新妇骑驴阿家牵。’」师曰:「手提巴鼻脚踏尾,仰面看天听流水。天明送出路傍边,夜静还归茅屋里。」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舞歌乐事所有变异无常之性】 p1298 瑜伽三十四卷十页云:云何观察舞歌乐事所有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舞歌妓乐,...为因论而生论之意。即自本论涉于支论。亦即因论议本题,而辗转生出枝叶之论议。其用例有二:(一)于新(支)论之开头...(饮食)禅林之语。茶之为细末者,所谓末茶是也。见象器笺十七。...(一)(?~1001)即宋代译经僧法天之封号。为中天竺人,开宝六年(973)至我国。太平兴国七年(982),奉诏入居太平...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凡夫们于三界内肉体上的生死;变易生死是菩萨们于三界外精神上心念生灭的生死。见二...【如来洒病苾刍处】 p0580 西域记六卷三页云:给孤独园东北,有窣堵波。是如来洒病苾刍处。昔如来之在世也,有...于时间划分上,从现在而言,指已经过去之时间。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三自性非异非不异】 p0215 摄论二卷七页云:复次此三自性,为异?为不异?应言非异非不异。谓依他起自性,由异门...亦名:时与非时 子题:时、非时、时非时、昼夜各分九时、一时、十八时、一须臾、一怛刹那、怛刹那、一腊缚、腊缚、...凡三十卷。全称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略称弥沙塞部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系佛入灭后三百年顷,自上座部系统分出...(杂名)愚痴之人。续谷响集七曰:痴人前不可说梦,达人前不可言命。宋人就月录,以为陶渊明之言,不知何据(丹铅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正见为先行,因为正见总摄了戒定慧三学...放焰口是佛教寺庙中经常举行的佛事活动,全称是瑜伽焰口施食仪。焰口是饿鬼道中鬼王的名字,因他口吐火焰,故意译为...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院里,也会随顺众生的愿望,在法会中供养摩利支天菩萨,来祈...
你要是见到境界,也不能生欢喜。一生欢喜也同样找麻烦。楞严经上讲: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祖师...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我教...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
净土法门就是这一生是最后一生,不能谈转世,否则风险很大。一些禅宗开悟了的人不求生净土,转世后,或者成为大文豪...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诵经礼忏,还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鱼。很多...
道吾悟真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大宁道宽禅师 | 下篇:蒋山保心禅师 |
Wanxuzangjing 日本藏经书院于《卐正藏经》编印完毕后,在前田慧云主持下,由中野达慧负责,广泛搜集中国和日本...
舞歌乐事所有变异无常之性
因论生论
茶末
传教大师
二种生死
如来洒病苾刍处
乃往
三自性非异非不异
非时食戒释名相
五分律
痴人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
放焰口的由来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云居山竺慎师身上发生的一个事情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