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太原俞氏子。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随机叩发,历参知识七十一员。后到首山,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山曰:「龙袖拂开全体现。」曰:「师意如何?」山曰:「象王行处绝狐踪。」师于言下大悟,拜起而曰:「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捷始应知。」有问者曰:「见何道理,便尔自肯?」师曰:「正是我放身命处。」后游衡湘及襄沔间,每为郡守以名刹力致。前后八请,坚卧不答。洎首山殁,西河道俗遣僧契聪迎请住持。师闭关高枕,聪排闼而入,让之曰:「佛法大事,靖退小节。风穴惧应谶,忧宗旨坠灭,幸而有先师。先师已弃世,汝有力荷担如来大法者,今何时而欲安眠哉?」师矍起,握聪手曰:「非公不闻此语。趣办严,吾行矣。」
住后上堂,谓众曰:「汾阳门下有西河师子,当门踞坐。但有来者,即便咬杀。有何方便,入得汾阳门,见得汾阳人?若见汾阳人者,堪与祖佛为师。不见汾阳人,尽是立地死汉。如今还有人入得么?快须入取,免得孤负平生。不是龙门客,切忌遭点额。那个是龙门客,一齐点下。」举起拄杖曰:「速退!速退!珍重。」
上堂:「先圣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阿那个是三玄三要底句?快会取好。各自思量,还得稳当也未?古德已前行脚,闻一个因缘未明,中间直下,饮食无味,睡卧不安,火急决择,莫将为小事。所以大觉老人,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想计他从上来行脚,不为游山玩水,看州府奢华,片衣口食,皆为圣心未通。所以驱驰行脚,决择深奥,传唱敷扬。博问先知,亲近高德。盖为续佛心灯,绍隆祖代。兴崇圣种,接引后机。自利利他,不忘先迹。如今还有商量者么?有即出来,大家商量。」僧问:「如何是接初机底句?」师曰:「汝是行脚。」僧曰:「如何是辨衲僧底句?」师曰:「西方日出外。」曰:「如何是正令行底句?」师曰:「千里持来呈旧面。」曰:「如何是立乾坤底句?」师曰:「北俱卢洲长粳米,食者无贪亦无嗔。」乃曰:「将此四转语验天下衲僧,才见你出来,验得了也。」问:「如何是学人著力处?」师曰:「嘉州打大像。」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曰:「陕府灌铁牛。」曰:「如何是学人亲切处?」师曰:「西河弄师子。」乃曰:「若人会得此三句,已辨三玄。更有三要语在,切须荐取,不是等闲。与大众颂出: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
师为并汾苦寒,乃罢夜参。有异比丘振锡而至,谓师曰:「会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说法?」言讫而去。师密记以偈曰:「胡僧金锡光,为法到汾阳。六人成大器,劝请为敷扬。」上堂:「凡一句语须具三玄门,每一玄门须具三要。有照有用,或先照后用,或先用后照,或照用同时,或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且要共你商量。先用后照,你也须是个人始得。照用同时,你作么生当抵?照用不同时,你又作么生凑泊?」僧问:「如何是大道之源?」师曰:「掘地觅天。」曰:「何得如此!」师曰:「不识幽玄。」问:「如何是宾中宾?」师曰:「合掌庵前问世尊。」曰:「如何是宾中主?」师曰:「对面无俦侣。」曰:「如何是主中宾?」师曰:「阵云横海上,拔剑搅龙门。」曰:「如何是主中主?」师曰:「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扑帝钟。」
上堂:「汾阳有三诀,衲僧难辨别。更拟问如何,拄杖蓦头揳。」时有僧问:「如何是三诀?」师便打,僧礼拜。师曰:「为汝一时颂出:第一诀,接引无时节,巧语不能诠,云绽青天月。第二诀,舒光辨贤哲,问答利生心,拔却眼中楔。第三诀,西国胡人说,济水过新罗,北地用镔铁。」复曰:「还有人会么?会底出来通个消息。要知远近,莫只恁么记言记语,以当平生,有甚么利益!不用久立,珍重!」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青绢扇子足风凉。」问:「布鼓当轩挂,谁是知音者?」师曰:「停锄倾麦饭,卧草不抬头。」问:「如何是道场?」师曰:「下脚不得。」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彻骨彻髓。」曰:「此意如何?」师曰:「遍天遍地。」问:「真正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未审不见个甚么过?」师曰:「雪埋夜月深三尺,陆地行舟万里程。」曰:「和尚是何心行?」师曰:「却是你心行。」问:「大悲千手眼,如何是正眼?」师曰:「瞎。」曰:「恁么则一条拄杖两人舁。」师曰:「三家村里唱巴歌。」曰:「恁么则和尚同在里显。」师曰:「谢汝殷勤。」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三玄开正道,一句破邪宗。」曰:「如何是和尚活计?」师曰:「寻常不掌握,供养五湖僧。」曰:「未审吃个甚么?」师曰:「天酥陀饭非珍馔,一味良羹饱即休。」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新神更著师婆赛。」曰:「见后如何?」师曰:「古庙重遭措大题。」
上堂,谓众曰:「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与人天为眼目,决断是非,如鸟飞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断弦。弦断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飞。弦壮翼牢,空的俱彻。作么生是十智同真?与诸上座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志,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又曰:「与甚么人同得入?与阿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甚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甚么同遍普?何人同真志?孰能总同参?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有点得出底么,点得出者不吝慈悲。点不出来,未有参学眼在,切须辨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不可久立,珍重!」龙德府尹李侯与师有旧,虚承天寺致之,使三反不赴。使者受罚,复至曰:「必欲得师俱往,不然有死而已。」师笑曰:「老病业已不出山,借往当先后之,何必俱邪?」使曰:「师诺,则先后唯所择。」师令馔设,且俶装曰:「吾先行矣!」停箸而化,阇维收舍利起塔。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三聚戒之第一。守诸律仪离过非之戒行也。...(人名)Bhadrakapilā,婆罗门女名。译曰贤色黄女。见本行集经四十五。...【十六种意趣】 p0119 复次当知意趣,略有十六。谓示现意趣,乖离意趣,劝导意趣,赞励意趣,庆喜意趣,令入意趣,...谓随风俗民情之需,对戒律可斟酌取舍。即戒律中佛陀未禁止之事、未开许之事等不经开许废止之新事例,得随顺地方之风...(杂语)同于庄严。法华经序品曰:严饰国界。...无相行菩萨者,谓住远行地中所有菩萨,由此菩萨若作功用乃至随其欲乐,能令诸相不现行故。...(术语)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为...不偏于一宗一派,而通达佛教全盘之教理。 p4797...(术语)又作佛驮。如来十号之一。常略称曰佛。...指禅林中从事买卖之僧侣。又称堕落僧。后转指阿谀他人、唯念名闻、利养,而无道心之僧。 p6184...【杀生等流果】 p1006 瑜伽六十卷五页云:若从彼没,来生此间人同分中;寿量短促。是名杀生等流果。...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维摩诘所说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第十九 勤修我皆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是讲到你离开极乐世界以后,你未来的果报是...
我们现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宝呢?在这里面想一想,我们从心理的念头到行为是大打折扣的,我们权且不说不信佛的人,...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拟于一切大众前,清谈高论,令人悦服。少有为了生死特学佛法者。阁下若欲作第一等...
大家诵《地藏经》,讲到光目女的母亲曾在地狱受极大苦,她最大的业障就是好吃荤腥,尤其是、喜欢吃海鲜。经上说她好...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买临海四百多里海滩,作放生池;唐肃宗命天下各州建立放生池,...
杨杰,字次公,安徽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官职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最初时喜好禅宗,追...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无数家产。他有七个儿子,其中六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梨耆弥分...
汾阳善昭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潭州灵泉和尚 | 下篇:叶县归省禅师 |
亦名:卧具戒释名 子题:敷具、二毛非被褥 资持记释云:“会名中,总决前后四戒,十诵并号 敷具 。昔人疑者,彼谓卧...
律仪戒
跋陀罗迦卑梨耶
十六种意趣
随方毗尼
严饰
无相行菩萨
导师
通佛教
佛陀
卖僧
杀生等流果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到了极乐世界后,绝不可能再堕三恶道

恭敬三宝要从恭敬僧宝开始
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若不戒口吃素,这些地狱果报可能有的受

随缘随份尽力放生,成就净土资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