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聚戒之第一。守诸律仪离过非之戒行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见灭所断烦恼部】 p0644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见灭所断烦恼部云何?谓有烦恼部,随信随法行灭现观边忍所断。...为善男子(梵 kula-putra)、善女人(梵 kula-duhitri, kula-dhītā)之简称。即指良家之男子、女子。经典中称呼在...【最后摄受】 p1155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八页云:云何菩萨于诸有情最后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上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因明用语。指内心已决定某种主张,但尚未表露出来之状态。即虽不以言语表示,而于意中密藏某一种主张;亦即意中所置...禅宗公案名。叙述黄檗于佛殿上礼佛,与当时为沙弥之唐代宣宗所作之问答。黄檗宛陵录(卍续一一九·四一九下):“师...【室罗伐悉底国】 p0890 西域记六卷一页云:室罗伐悉底国,周六千余里。都城荒顿,疆场无纪。宫城故基,周二十...(职位)僧堂清规五曰:寮主者入寮前后,次第轮请,或一月半月十日,依某寺之先规。常守护寮内众僧衣物,与僧堂之直...(术语)善之善者曰真善。延命地藏经曰:真善菩萨。又曰:真善男子。...(地名)又作补怚洛迦,补但落迦。山名。...(术语)密教之世界观也。密教道场观之器世界观,空轮,风轮,水轮,金轮之四、与显教同。其金轮上大乳海中有金龟,...佛说观无量寿经之后,韦提希夫人、阿难,及无量人、天、龙、神、夜叉等,闻法欢喜,作礼而去。其欢喜之义有三,即:...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大乘教义告诉你,说人我空、法...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少斥责)。 二、随时以微笑、明朗的笑容迎接每一位家人。 三...我常说: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会觉得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好像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 故保产心法,首戒交媾,妇一有孕之后,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另室,不与共寝,恐动欲念...问: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周易》里面的坤卦,这个坤卦的象,六爻皆阴。坤表大地,在这...
佛法是要让我们增强这个智慧,这种智慧来自什么?就是要我们至诚恳切的心,从清净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因为这个智慧是...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所谓末法时期就是佛教教法衰微的时期。但是很多高僧大德反对这...嫉恨,是心灵的肿瘤。嫉恨别人的人,往往是在容貌、学识、地位、财富等方面因与他人存在着一定差距而于内心滋生出的...
律仪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种律仪 | 下篇:律幢 |
(物名)屎橛之尚未使用者曰净筹,已使用者曰触筹。...
见灭所断烦恼部
善男善女
最后摄受
意许
黄檗礼佛
室罗伐悉底国
寮主
真善
布咀洛迦
密教道场观
三义欢喜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圣严法师《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印光大师:安胎保胎的禁忌
如何理解「厚德载物」

少欲守道,精进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