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一别解脱律仪,于欲界受戒法而发生之戒体也。二静虑生律仪,入色界诸定自发生之戒体也。三道生律仪,入无漏...(流派)梵音Bhadrayāṇiyāḥ,...【十六种意乐】 p0119 显扬六卷十三页云:意乐理趣者:略有十六种意乐。一、开示意乐,二、离欲意乐,三、劝导意乐...乃解释经典时,依本文逐章逐句注释其所含摄之意义,并阐明其义理。又作随文解释、随文作释、文句释、随释。于随文释...(名数)外道十四难句,佛不答之。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世界及我为无常耶?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耶?四、...(界名)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为乐受之限,在同此已...无余者,谓无余事灭。...(术语)教导他也。唐高僧传(僧稠传)曰:栋梁三宝,导引四民。探玄记二曰:或闇夜中导引众生。...(1593~1638)明代临济宗僧。浙江金华人,俗姓朱。字石车,世称石车通乘禅师。年二十六,依天真海藏出家,受具足戒...(术语)礼拜佛之足。佛教最重之敬礼法也。...贤护,梵名 Bhadra-pāla。为八大菩萨之一,十六大菩萨之一。系在家菩萨。音译作跋捺罗波罗菩萨、颰陀婆罗菩萨、跋...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坏诸欲堑],这也是一个比喻。堑就是护城河啊,它很深也很广。这就表明我们众生的爱欲之深啊,就像护城河那样的深...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来适应外边的这种气氛。你的心态柔软了,你能把握自己的心多一...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 第一种回向文: 弟子xxx愿以此读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头不得力,功夫没有入手处。为什么呢?心死不下去。再说呀,话...
佛家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此语虽人人皆知,但要真正领悟,又非易事。试看古今中外之人,或为名所惑,...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他的仪表端庄优雅,精通菩萨乘与声闻乘的各种经典,常常云游...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选定这条道路,就应当一股劲往这上面使。专修的,当然一心阿弥陀佛,修什么都归...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已的理智丧失,忘却本性,一不顺心,便恼怒打骂伤害别人...
潭州灵泉和尚
【五灯会元】
潭州灵泉院和尚,僧问:「如何是和尚活计?」师曰:「一物也无。」曰:「未审日用何物?」师便喝。僧礼拜,师便打。问:「先师道:‘金沙滩上马郎妇。’意旨如何?」师曰:「上东门外人无数。」曰:「便恁么会时如何?」师曰:「天津桥上往来多。」
上篇:长兴满禅师 | 下篇:汾阳善昭禅师 |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毗舍离,诸梨车子多行邪行,作黑毛毡,披体夜行,使人不见。六群比丘见便故作之,梨车...
三种律仪
跋陀罗耶尼部
十六种意乐
随文释
十四难
三禅
无余
导引
通乘
佛足顶礼
贤护菩萨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这些病都来自于身见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地藏经》二种回向文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四条佛家妙语,每人受用终生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一旦选定往生西方,就应看成是极其重大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