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毗舍离,诸梨车子多行邪行,作黑毛毡,披体夜行,使人不见。六群比丘见便故作之,梨车讥嫌。比丘举过,佛因制戒。”(含注戒本卷上·二七·一三)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即解释名目之意义。古来注释家以释名、出体、义相等同为解释上之一科目。智顗于经典之解释立五重玄义,其第一即为释...(术语)应于善恶业因之苦乐果报。又业因与果报。宝积经九十六曰: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来...(1887~1967)广东南海人。字静庵,法名慧涛。为太虚大师之在家弟子。在港四十年中,曾鼎力协助兴办佛教社会教育及...(界名)西方极乐之别名。无量寿经上曰: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梵名 Dharmaraksa?。又称竺昙无兰。意译法正。西域人。生卒年代及来华年代不详。东晋孝武帝太元六年(381),于杨...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托钵之际,挨家挨户诵经乞食,称为轩钵。乃“连钵”之对称。(参阅“连钵”4809) p4325...即以禅宗六祖慧能之弟子荷泽神会为宗祖之禅宗派系。神会于唐玄宗时,住洛阳荷泽寺,故后世以荷泽称之,其宗派亦被称...云何世间?几是世间?为何义故观世间耶?谓三界所摄及出世智后所得似彼显现是世间义,似彼显现者,谓似三界所摄相显...【住】 p0658 瑜伽十一卷十二页云:住者:谓于所缘,不流散故。 二解 瑜伽十三卷三页云:云何为住?谓善取...(术语)念佛者于信之一念,喜己往生治定,入正定聚之数之事也。对于欢喜而言。...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因行果报的经文有二处:一是三辈往生的经文中,说示中辈与下辈...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着,我们执着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成佛,访道善财还证真。 一旦无常...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 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
以今生的修行,总有点戒定的功夫,也信点因果,也努力地修行,但是对念佛法门不能产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那你今生...《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集结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前来,一同赞叹地藏菩萨 ...
念头未起,灵然清净,本无我人,此其所以一切病患奈何他不得。岂惟病患奈何他不得?纵十方诸佛,尽其神力,亦摸索他...
黑毛卧具戒缘起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黑毛卧具戒犯缘 | 下篇:黑毛卧具戒释名 |
【观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 p1471 瑜伽十七卷十三页云:云何观察非妙诸行以之为苦?谓如有一、作是思惟;见少盛色应...
释名
业报
陈静涛
安乐国
昙无兰
五阴魔
轩钵
荷泽宗
世间
住
庆喜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边地疑城往生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知止

今生错失净土,六道劫数长远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