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律者法律,仪者仪则,所制之法律,以防遏过非,恶律仪以防遏善事。因而立身之仪则也。通于善恶。善律仪者,...(人名)Bhadraruci,论师名。译曰贤爱。摧大慢之婆罗门,使生陷于地狱。西域记十一曰:西印度有苾刍,跋陀罗楼支。...【十五种依处】 p0119 瑜伽五卷九页云:因等依处者:谓十五种。一、语,二、领受,三、习气,四、有润种子,五、无...为“不随心转”之对称。三种律仪中,别解脱律仪称为不随心转;静虑律仪(定共戒)与无漏律仪(道共戒)称为随心转。...(杂语)国土之庄严清净也。法华经序品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名数)眼等五根与忧喜等五受,及男女意命四根也。仁王经下曰:复观十四根,所谓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无量罪过故...(术语)Saṁnidlāna-,八转声中第七所依声也。见唯识枢要上本。...无我相者,谓如我论者,所立我相蕴界处非此相,由蕴界处我相无故,名无我相我论外道计度诸行为我,彼诸行非此相故名...(术语)导引教化众生也。无量寿经上曰:如来导化各能宣布。...禅林用语。这,此之义;个,为量词。又作这个。(一)即近代所谓之指示代名词。临济录上堂(大四七·四九六中):“师...(?~1326)元代临济宗僧。和州(安徽)含山人,俗姓周。为金牛真禅师之法嗣。一日,师参谒金牛于冶父,初入门,金...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如果要广为...
人在世间,如自己平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帮忙助念,那...
《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
养生的方法,可谓多如牛毛。其实,真正的养生是养心。常听到人们说的一句口头禅:活得好累!是啊,当今社会是生活节...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位名叫马血的天子,来到世尊前礼拜问讯,站在一旁。天子禀白世尊:我曾想...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障。现在学习佛法,比如我们出家人现在去住持寺院,如果说福报...
唱诵毫无义理的千句偈语,不如唱诵一句有法益的偈语,听闻之后,使人趣入寂静。 一群商人共同搭船出海,不幸发生海...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在这黄昏的时候,佛陀散步在祇园精舍的附近,舍利弗尊者徐步跟...
长兴满禅师
【五灯会元】
凤翔府长兴院满禅师,僧问:「如何是古佛道场?」师曰:「行便踏著。」曰:「踏著后如何?」师曰:「冰消瓦解。」曰:「为甚如此?」师曰:「城内君子,郭外小儿。」问:「大用现前时如何?」师曰:「闹市里辊。
上篇:广慧真禅师 | 下篇:潭州灵泉和尚 |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四缘成:一、纯黑羊毛;二、作三衣,除作毡被卧具,罪非此戒;三、为己;四、自作成犯。”(...
律仪
跋陀罗楼支
十五种依处
随心转
严净
十四根
三你陀那啰梯
无我相
导化
这个
贤宽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临终助念的方式

心无形故,力最无上

有这五心,何来心累的羁绊

圣贤之路八正道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