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比喻贪欲之深有如狼之特性。以狼性多贪,故喻多贪者为狼,称为贪狼。如同狐之本性多疑,故有“狐疑”之语。[无量寿...(修法)讲赞毗沙门天王之法事也。...(术语)三道之一。谓断三界诸惑已尽,证真谛之理,不更要学修之圆满智慧,即阿罗汉之无漏智也。...【心清净行五相】 p0356 瑜伽十三卷九页云:复次如经言:心清净行苾刍、于时时间,应正作意,思惟五相。乃至广说。...(传说)释迦如来往昔为比丘时,趣大施会,途中至大桥,就其桥,向一智人,发七千八百问,为智者所呵。...即后分华严之意。相对于“前分华严”,乃天台宗所言。即佛陀于成道三七日后,对智慧利根者所说之华严法门。于华严经...(修法)为镇护第宅之不动尊修法也。...【同事摄】 四摄之一。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参...指自生至死之持续阶段,而有体温(暖)与意识(识)者。在佛教中,称为寿命或命根。寿为梵语 āyus 之意译,命为梵...(术语)Mahāsattva,余经所谓摩诃萨也。译言大众生。...【赖耶果相】 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果相为有情总报的果体即是异熟识。异熟识旧译果报...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有外界摄取的...
印光法师告诉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真有这样的心态,他进步一定最快,因为所有人的优点都很...
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从何而来?是什么意思?三宝殿指的是哪里? 无事不登三宝殿是指佛教...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先明总者:谓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则一代时教,总其大意,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一个人要能够成就,第一件事情,如果你不知道内观你就很麻烦,...
有一段时间,佛住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世尊对比丘们开示:世间有三种良马为尊贵的国王所骑乘,是哪...方便门中,凡是佛所说的法门,统统是方便法门,而最容易、最简单、最直接、最快速、最圆顿的,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法...
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只知道用佛法来调心,可以平衡我们的情绪。好的情绪其实就是一...
云盖用清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云盖用清禅师,河州赵氏子。僧问:「有一人在万丈井底,如何出得?」师曰:「且喜得相见。」曰:「恁么则穿云透月去也。」师曰:「三十三天事,作么生?」僧无对。师曰:「谩语作么?」问:「如何是云盖境?」师曰:「门外三泉井。」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童行仔子有颂示众曰:‘云盖锁口诀,拟议皆脑裂。拍手趁虚空,云露西山月。’」僧问:「如何是锁口诀?」师曰:「遍天遍地。」曰:「恁么则石人点头,露柱拍手去也。」师曰:「一瓶净水一炉香。」曰:「此犹是井底虾蟆。」师曰:「劳烦大众。」师常节饮食,随众二时,但展钵而已。或逾年月,亦不调练服饵,无妨作务。有请必开,即便饱食而亡拘执。至道二年四月二日,示疾而逝。
上篇:长安辩实禅师 | 下篇:般若从进禅师 |
又修习者,谓欲勤策励勇猛不息正念正知及不放逸,修习差别故。欲修习者,谓为对治不作意随烦恼。勤修习者,谓为对治...
贪狼
毗沙门讲
无学道
心清净行五相
七千八百问
时长华严
镇宅不动法
同事摄
生命
摩诃刹头
赖耶果相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菩萨和大善知识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从何而来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善男子的三种具足
怎样持名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