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自生至死之持续阶段,而有体温(暖)与意识(识)者。在佛教中,称为寿命或命根。寿为梵语 āyus 之意译,命为梵语 jīvita 之意译。亦有将寿与命分别解说者。寿维持暖与识,反之,暖与识亦维持住寿,二者之间有相互依存之关系。临终时,寿、暖、识即脱离肉体。此寿,由于三界六道之差别,其量有所限定,此即称为寿量。佛之寿命无限量,因此称为寿命无量或无量寿(梵 amitāyus,阿弥陀)。 p20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年不满受具戒犯缘、与年不满戒犯缘 行宗记释云:“第四,和尚犯提,即定此戒所犯人也。”(戒疏记卷一五...(杂语)金刚中之最胜者,云金刚王。犹言牛中之最胜者,为牛王也。楞严经四曰: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亦名:谏众中过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见众中有过,不得即诃;命来屏处,一一诲示云:‘此一方住处,共大德有之...复次无明又有二种: 一、独头无明 又云不共无明。如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 二...为唐代华严宗三祖法藏所判四宗之一。又称有相宗。法藏将佛陀一代之教法归纳为随相法执宗、真空无相宗、唯识法相宗、...子题:戒肥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戒羸者,对前强不舍,此明羸不舍也。谓乐俗缘园田家业,便于佛道生毁生恼,持戒...达罗毗荼,梵名 Drāvida,巴利名 Damila。南印度之古国名。又作达罗弭荼国、达罗比吒国、陀弥国、达弥拏国、陀眉罗...【善调】 p1137 瑜伽九十卷八页云:谓深于六境、见过患故;名为善调。...(地名)谓南天竺也。...【[馬*犬]摩】 秦言法性。大品[馬*犬]字门,入诸法性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唯识论明三性:...(人名)唐金刚智三藏,所至必行结坛灌顶。寂后谥曰灌顶国师。见释门正统纪八。...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放松不得.矜喜不得。这四句包含着八种意义,应分四层来看,...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讲一个观念。他说一个菩萨行菩萨道,有三个条件很重要:第一个...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 正知,在《广论》讲时存正知,就是说在吃饭的时...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冒出奇思妙想。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萨道,你要放弃你的感受!如果你还在乎你的感受,你...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的,优婆塞(男)优婆夷(女)的统称。在习惯上(不管你有没...
作为三宝弟子,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但从形式上的皈依到内心真正的皈依,我却走了很久很久。直到这次到柏林寺...
生命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生身供 | 下篇:生念处菩萨 |
(术语)诸佛菩萨现诸趣之身谓之权化,恶鬼恶灵之现身恼人者,谓之实者。...
度减年受具戒犯缘
金刚王
众主谏众中过
独头相应二种无明
随相法执宗
戒羸
达罗毗荼国
善调
南天
[馬*犬]摩
灌顶国师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净土法门四忌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为心情放个假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在家居士应注意的威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