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瑞鹿寺本先禅师,本州郑氏子。参天台国师,导以「非风幡动,仁者心动」之语,师即悟解。尔后示徒曰:「吾初学天台法门,语下便荐。然千日之内,四仪之中,似物碍膺,如仇同所。千日之后,一日之中,物不碍膺,仇不同所,当下安乐,顿觉前咎。」乃述颂三首。一、非风幡动仁者心动,曰:「非风幡动唯心动,自古相传直至今。今后水云人欲晓,祖师直是好知音。」二、见色便见心,曰:「若是见色便见心,人来问著方难答。更求道理说多般,孤负平生三事衲。」三、明自己,曰:「旷大劫来只如是,如是同天亦同地。同地同天作么形,作么形兮无不是。」师自尔足不历城邑,手不度财货,不设卧具,不衣茧丝。日唯一食,终日宴坐。申旦诲诱,逾三十载,其志弥厉。上堂:「你诸人还见竹林兰若、山水院舍人众么?若道见,则心外有法。若道不见,争柰竹林兰若、山水院舍人众,现在摐然地,还会恁么告示么?若会,不妨灵利。无事莫立。」上堂:「大凡参学未必学,问话是参学未必学,拣话是参学未必学,代语是参学未必学,别语是参学未必学,捻破经论中奇特言语是参学,未必捻破祖师奇特言语是参学,若于如是等参学,任你七通八达,于佛法中傥无见处,唤作干慧之徒。岂不闻古德道:聪明不敌生死,干慧岂免苦轮?诸人若也参学,应须真实参学始得。行时行时参取,立时立时参取,坐时坐时参取,眠时眠时参取,语时语时参取,默时默时参取,一切作务时,一切作务时参取。既向如是等时参,且道参个甚人?参个甚么语?到这里,须自有个明白处始得。若不如是,唤作造次之流,则无究了之旨。」
上堂:「幽林鸟叫,碧涧鱼跳。云片展张,瀑声鸣咽。你等还知得如是多景象,示你等个入处么?若也知得,不妨参取好!」上堂:「天台教中说文殊、观音、普贤三门。文殊门者一切色,观音门者一切声,普贤门者不动步而到。我道文殊门者不是一切色,观音门者不是一切声,普贤门者是个甚么?莫道别却天台教说话,无事且退。」上堂,举僧问长沙:「南泉迁化向甚么处去?」沙曰:「东家作驴,西家作马。」僧曰:「学人不会。」沙曰:「要骑便骑,要下即下。」师曰:「若是求出三界修行底人,闻这个言语,不妨狐疑,不妨惊怛。南泉迁化向甚处去?东家作驴,西家作马。或有会云,千变万化,不出真常。或有会云,须会异类中行,始会得这个言语。或有会云,东家是南泉,西家是南泉。或有会云,东家郎君子,西家郎君子。或有会云,东家是甚么,西家是甚么。或有会云,便作驴叫,又作马嘶。或有会云,唤甚么作东家驴,唤甚么作西家马,或有会云,既问迁化,答在问处。或有会云,作露柱处去也。或有会云,东家作驴,西家作马,亏南泉甚处,如是诸家会也,总于佛法有安乐处。南泉迁化向甚处去?东家作驴,西家作马,学人不会。要骑便骑,要下即下,这个话不消得多道理而会,若见法界性去也。没多事,珍重!」
上堂:「鉴中形影,唯凭鉴光显现,你等诸人所作一切事,且道唯凭个甚么显现?还知得么?若也知得,于参学中千足万足。无事,莫立。」上堂:「你等诸人,夜间眠熟不知一切,既不知一切,且问你等那时有本来性,无本来性?若道那时有本来性,又不知一切,与死无异。若道那时无本来性,睡眠忽省,觉知如故。还会么?不知一切与死无异,睡眠忽省觉知如故,如是等时,是个甚么?若也不会,各体究「取。无事,莫立。」上堂:「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如何言语,好个入底门户。且问你等诸人,眼见一切色,耳闻一切声,鼻嗅一切香,舌了一切味,身触一切耎滑,意分别一切诸法,只如眼耳鼻舌身意所对之物,为复唯是你等心,为复非是你等心。若道唯是你等心,何不与你等身都作一块了休,为甚么所对之物,却在你等眼耳鼻舌身意外?你等若道眼耳鼻舌身意所对之物非是你等心,又争奈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言语留在世间,何人不举著?你等见这个说话还会么?若也不会,大家用心商量教会去。幸在其中,莫令厌学。无事且退。」大中祥符元年二月,谓上足如昼曰:「可造石龛,仲秋望日,吾将顺化。」昼禀命即成,及期,远近士庶奔趋瞻仰。是日参问如常。至午坐方丈,手结宝印,谓昼曰:「古人云,骑虎头,打虎尾。中央事,作么生?」昼曰:「也只是如昼。」师曰:「你问我。」昼乃问:「骑虎头,打虎尾,中央事,和尚作么生?」师曰:「我也弄不出。」言讫奄然,开一目微视而逝。
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语 nāga 之音译。(一)意译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为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载,...1、有见和无见。有见是偏向于有的邪见;无见是偏向于无的邪见。 2、断见和常见。断见是执著身心断灭之见,属于...(经名)瑜祇经之具名。一卷,唐金刚智译。如胎藏界之苏悉地经。此经说金刚界之苏悉地法。...梵语 karma-vajra。为密教之法器,属于轮宝。又作十字金刚(十字缚日罗)、十字羯磨、羯磨缚日罗、羯磨杵、轮羯磨。...【逮得第一现法乐住】 p1187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逮得第一现法乐住者:证得不退胜静虑故。...【般罗底木叉】 p094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十六页云:如说:具寿!我今当说般罗底木叉。汝等谛听。此中何法...系菩萨悟入唯识之理以前所成就之四智。唯识宗主张诸法皆由心识所变现,故否认心外有实法之说,为破除外道对“实我实...(术语)法华已前佛为方便说故,不说声闻缘觉二乘之作佛,至法华说真实之一乘,始说二乘作佛,与以记别。辅行六曰:...梵名 ?āna-vāsin,巴利名 Sāna-vāsī。及作奢那婆数、舍那波私、舍那和修、舍那婆斯、耶贳[革*奇]、奢搦迦(梵...(书名)四卷,唐翻经沙门靖迈撰。自汉明帝时摩腾尊者始,至唐太宗时玄奘三藏终。各叙其所译之经论。...(譬喻)心地观经八曰:心如猿猴,游五欲树,暂不住故。赵州录遗表曰:心猿罢跳,意马休驰。...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在净土宗这一块,它偏重在空观的智慧。对于利他这一块,相对于藏传佛教这种生生世世在三界里面转世的不同。你看藏传...
在法供养里面,如说修行这是根本,也可以说七种法供的总说,后面的六种是别说。在论里面也讲到:能行说为正,不行何...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弘法时,一天早晨,佛陀着衣持钵,准备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罗迦叶居士正准备出城办事,在往...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追溯一下菩萨戒最早是怎样传入东土、第一批得受梵网经菩萨戒者...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自居。居就是住的意思,就是我们...曾经统治古代印度的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识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切有识之士,共赴曲女城,参...
纪晓岚曾经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下了许多关于新疆的事情,其中有一则关于吃素的事例。 ...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要多,因为现在人的心普遍虎头蛇尾,前面念的特别多,后面就根...
瑞鹿本先禅师
【五灯会元】
上篇:齐云遇臻禅师 | 下篇:兴教洪寿禅师 |
【一百八种爱行】 p0010 瑜伽九十五卷九页云:此五种爱,自性差别。由有所依内处别故;说十八种爱行差别。于其...
那伽
二见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
羯磨金刚
逮得第一现法乐住
般罗底木叉
菩萨所观四智
二乘作佛
商那和修
古今译经图纪
意马心猿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毁谤某一个法门,其实是障碍你自己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苦来自于欲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念佛没有巧路,靠的是老实念佛
真实的唐三藏--玄奘大师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