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p1179 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如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繞虚空,数名为舍;如是六界、...(术语)味之最佳者也。楞严经曰:酥酷醍醐,名为上味。...【末田地】 亦名摩田地,亦名摩田提,此云中。阿难化五百仙人,在河中得戒,故曰摩田地。西域记云:达丽罗川中...(图像)为帝释之使者,禅院以为伽蓝神而祭之。...比喻佛性,谓佛性之于人,犹如草木之含藏种芽,系人人必具者,故称为种草。于禅林,则以能够继承佛、祖之法者比喻为...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何以出色身血,得逆罪耶?’答:‘以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害色身得逆罪。故智...(1879~1938)江西澎泽人。名业笏。民国二年(1913),因阅印光大师文钞而皈依佛教,专心净土,于二十五年求其亲授...(杂语)禅宗之极意,于教外别对其机,以心传心,谓之别传,亦曰单传。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等。梁僧传(慧远)曰:...(术语)午前之食,谓之时。午后之食谓之非时。沙弥之十戒,有不过中食。比丘之具足戒,有非时食戒。故出家之僧尼,...【见闻觉知】 p0639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一卷十页云:此中眼识所受,名见;耳识所受,名闻;三识所受,名觉;意...为十魔之一。谓于自己所得之法,起执着悭吝之念,而不能开导于人者。旧华严经卷四十二离世间品(大九·六六三上):...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我们所用的任何方法,无非使我们本具的心性凸显出来,本能的自性发挥作用。学习佛法,认知佛法到依法修行,我们用种...
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理虽然深妙,却又在吾人日用寻常之中,并非离掉吾人日用寻常另...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想在一起,就像一个人已经习惯了一天到晚去跟人家乞求,认为自...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原则,有功的时候不要居功,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凡是遇到事情...
佛陀在世时,有一户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仅和乐融融,而且家财万贯,奴婢随从众多,不可胜数。一天,佛陀与阿难到城...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一节,如今不说冲突与不冲突,试问自己疑他做甚么?若疑...佛说:孝顺父母,世间第一福田。若能孝顺父母,则可得四种福报: 一者、颜色端正。 二者、气力丰强。 三者、安稳无...
妄心它没有自体,那怎么摄呢?妄本无体,云何可摄?他就解释说,断除妄心主要就是不取,就是我们说的要不随妄转的意...
瑞岩师进禅师
【五灯会元】
台州瑞岩师进禅师,僧问:「如何是瑞岩境?」师曰:「重重叠嶂南来远,北向皇都咫尺间。」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万里白云朝瑞岳,微微细雨洒帘前。」曰:「未审如何亲近此人?」师曰:「将谓阇黎亲入室,元来犹隔万重关。」
上篇:报恩清护禅师 | 下篇:六通志球禅师 |
(饮食)百一羯磨五曰:乌昙跋罗,其果如梨子,八种浆之第五也。...
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上味
末田地
感应使者
种草
出佛色身血得逆罪
许止净
别传
斋非时
见闻觉知
善知识魔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修行务必去除执着

佛法义理虽深妙,却又在我们日用寻常之中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

供养得福的一家人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孝顺父母要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