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一卷三页云:又正寻思:如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繞虚空,数名为舍;如是六界、为所依故,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繞虚空,假想等想施设言论,数名为身。复由宿世诸业烦恼及自种子以为因缘。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诸界差别道理。又正寻思:若于如是界差别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憍慢。又正寻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内证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总括释尊一代之说教,视如一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诸经为序分。无量义经法华经普...(杂语)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无量寿经上曰:智慧圣明,不可思议。...谓于禅刹中,普集大众说法。即师家为一般学人开示宗乘。乃入室、独参、小参之对称。一般系于寝堂(大方丈)或法堂举...【默然业】 p1389 瑜伽九十卷六页云:一切能往涅槃妙行,名默然业。...1、于十六罗汉加庆友尊者和宾头卢尊者,而成十八罗汉。 2、于十六罗汉之前加迦叶尊者和军徒钵叹尊者,而成十八...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信受奉行佛法的人。...【慧宝成就】 p1319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此慧能招最上义故;名为慧宝。是诸声闻,具此慧宝;是故说名慧宝成就。...【遮止不平等食】 p1341 瑜伽二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遮止不平等食?谓若说言:为除饥渴。由此遮止所食极少。若复说...(杂语)一施感富,二戒感具色,三忍感力,四进感寿,五禅感安,六智感辩。见善戒经。...【七转识】 指前七识,此有二解,一者以第八识为本识,前七识为本生转生之识,名七转识;二者谓修行十地位中,此前...【一谛】 p0001 如谛施设建立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十三页云:问:若谛有四;何故世尊说有一谛?...(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逢年过节,大酌小宴,无不腥腥相惜,满盘荤腥。略涉佛法的人劝我吃肉,称学佛人不能机械理解佛法,要敢于酒肉穿肠过...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文187字,用医家记叙中草药的语气,标本互喻、浅深相济,把钱...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带业往生还要高一层。 在人天福报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于相上言,真的是佛以威神之力,令诸佛世界都合成一世界,表十方法界为[一真法界]。...人生如梦,而人就在无常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幻想,所以经常生活在烦恼、束缚之中。 佛经里有段「赛月童子」的故事...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
《地藏经》里面,告诉我们种种的修行的方法。我那年在柘荣跟居士讲《地藏经》的时候,开始讲他们听不懂,我说你们念...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还会想家亲眷属,说明你这个厌离娑婆这个厌离就没有做到。你又怕阿弥陀佛来,来了接自己走可不是死...
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法相辞典】
【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p1179
上篇:为除饥渴受诸饮食 | 下篇: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
(术语)属于阿含之部门也。原为佛说之总称,后大乘经兴,举凡有阿含之经名者,总名为小乘,遂为小乘经之异名。北方...
一代三段
圣明
普说
默然业
十八罗汉
法师
慧宝成就
遮止不平等食
六度果报
七转识
一谛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谁有资格「酒肉穿肠过」

钱是一味药

为何地藏法门的要求比净土法门还高

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赛月童子

背了二三十年的佛经,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亲身经历地藏菩萨不可思议加持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