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三卷十八页云:云何遮止不平等食?谓若说言:为除饥渴。由此遮止所食极少。若复说言:为摄梵行。由此遮止所食极多。若复说言:为断故受,为令新受当不更生。由此遮止不消而食,食所匪宜。若复说言:为当存养,为当得力。由此显示不极少食,不极多食。若复说言:为当得乐。由此显示消已而食,及食所宜。若复说言:为当无罪安隐而住。由此显示无染污食。所以者何?若以非法追求饮食,得已染爱,如前广说而受用之;名染污食。亦名有罪。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014~1093)宋代临济宗僧。福建古田人,俗姓戴。字伯祥。十四岁行头陀行,于六年之间广学大小经论。复遍参善知识...言现见者。谓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现见。 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亦名:为临终病人唱读善行恒令正念 子题:生前所修一切功德并须记录、舍报趣生唯在临终心念善恶、临终善念心猛利故...(杂语)不多求曰少欲。得少而不懊恼曰知足。无量寿经上曰: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法华经劝发品...(556~630)唐代僧。河东虞乡(山西)人,俗姓张。博通群籍,尤精于涅槃经及摄大乘论。与其弟道谦皆为昙延法师之弟...【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p0013 瑜伽四十六卷三页云:又诸菩萨,观无常行,相续转时,能为三种苦所依止。一者、行...系以一阿僧祇为单位,渐次转倍,至不可说不可说等之十种大数。即阿僧祇、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杂语)公案名。以不视择菜为外境,取入自己之心性为问答者。会元四曰:黄檗希运禅师,在南泉普请择菜次,泉问甚么...梵语 ni?raya。五因之一。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物生起之所依者。盖四大所造之色常追随于能造之大种,大种若转变...金刚,为诸宝中之最胜者。金刚口乃比喻如来之口舌殊胜,有如金刚。璎珞本业经卷上(大二四·一○一一上):“尔时,...子题:佛物有四种、佛受用物、施属佛物、供养佛物、献佛物、法物四别、常住僧物通济他寺羯磨和得 行事钞·随戒释相...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至诚才能感通啊!如果带着虚伪的心来做人做事,就很难维持长久,迟早他人发现,自己就一钱...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软的姿态,包含坚实的心念。 以既懂得保护自己,也不使对方受...问: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贪、嗔、痴、慢、疑等习气? 慧律法师答: 在家居士首先要懂法,多看师父的光碟,做笔记,与...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得很健康,有年纪很小的病病歪歪的,乃至消失了;寿命长和寿命...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与数位同学赴京赶考。 有一天,他们将船停在岸边,正好遇到一...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造远景, 这才是真实而永恒的福德智慧。 虽然从佛法的智慧来看...
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天。然天地既为人生种种谷,种种菜,种种果。养人之物,亦良多...
参禅人,无长远心。这一句话,粗不尽会。细向自己胸中,深审一刻,一头贡出一个上海来,还没想了,苏州又贡出来,又...
遮止不平等食
【法相辞典】
【遮止不平等食】 p1341
上篇:暴流有四 | 下篇:震动 |
(术语)Dakṣiṇāgāthā,译言施颂,对于施物祈愿施主之福之伽陀也,旧曰哒嚫是也。寄归传一曰:特欹拏伽陀,是...
道臻
现见
病人临终为唱读善行令正念
少欲知足
道愻
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十大数
黄檗择菜
依因
金刚口
三宝物一一物互用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谦卑的力量
修行有什么快捷方式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圣严法师《永恒的福德智慧》

味精能挽劫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