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语 vikalpana,巴利语 vikappana。又作说净。若有一甲比丘,受乙之施与长物(允许比丘拥有三衣一以外之物品),...【谓空假中】 荆溪临终顾命众曰: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章安云:天台传南岳三种止...念珠,为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四念珠,即谓四种具有不同功德之念珠。佛...(术语)往生弥陀净土之人有九种类,其中之下三种曰下品。...全一卷。晋代法炬译。又作正事经、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旨在叙述摄受比丘为正事及其功德...(杂语)黑闇之室。...又称下火。葬仪时,导师秉炬,表示火葬亡者之意。传始于黄檗希运于母溺死时,秉炬夜照,唱偈引导之。敕修百丈清规卷...指普通世俗之智慧。为三智之一。乃通于世谛之事相者;系相对于“出世间智”而言。又称世俗智、世间智。如一切凡夫或...宝雨经云日喻菩萨十种善法:菩萨出世,能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改恶迁善,舍迷就悟,如日出现世间,照临万物,一切...【戒论】 p0690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言戒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犯戒过患,持戒功德;故名戒论。...【越大师教堕恶见行】 p1186 瑜伽八十八卷十七页云:又由二缘,诸不聪慧声闻弟子、越大师教,堕恶见中;或起言说。...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经中所云,必经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度万行,方可得成。何以...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一生之中必须到这里来参拜一次...
大家经常念的《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要想了知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三...
我们的身体经常在不断地变化,其实我们的念头也一样,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川流不息、变迁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没有永远的东西。今天你很有...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
众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归还,须待人领,方可不致撞墙磕壁,堕坑落堑。彼得人领,当须全体依从领者所...
三善十一者:言无贪者,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言有有具者,上一有字即三有之果,有具即三有之...
倾心法[王*舀]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倾心寺法[王*舀]宗一禅师,上堂,良久曰:「大众不待一句语,便归堂去,还有绍继宗风分也无?还有人酬得此问么?若有人酬得,这里与诸人为怪笑,若酬不得,诸人与这里为怪笑。珍重!」僧问:「如何朴实,免见虚头?」师曰:「汝问若当,众人尽鉴。」曰:「有恁么来皆不丈夫,只如不恁么来,还有绍继宗风分也无?」师曰:「出。两头致一问来!」曰:「甚么人辨得?」师曰:「波斯养儿。」问:「佛法去处,乞师全示。」师曰:「汝但全致一问来。」曰:「为甚么却拈此问去?」师曰:「汝适来问甚么?」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问:「别传一句,如何分付?」师曰:「可惜许!」曰:「恁么,则别酬亦不当去也。」师曰:「也是闲辞。」问:「如何是不朝天子、不羡王侯底人?」师曰:「每日三条线,长年一衲衣。」曰:「未审此人还绍宗风也无?」师曰:「鹊来头上语,云向眼前飞。」问:「承古有言,不断烦恼。此意如何?」师曰:「又是发人业。」曰:「如何得不发业?」师曰:「你话堕也。」问:「请去赏罚,如何是吹毛剑?」师曰:「如法礼三拜。」师后住龙册寺归寂。
上篇:开先绍宗禅师 | 下篇:水陆洪俨禅师 |
(术语)真如与实相,同体异名,约于假谛之妙有而曰实相,约于空谛之一如而云真如。此二不二之中道云法界。但真如有...
净施
谓空假中
四念珠
下品
佛为年少比丘说经
闇室
下炬
世智
日喻菩萨十善
戒论
越大师教堕恶见行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为何说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只要改变观念,前程就会跟着转变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印光法师对六个诘难疑问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