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清净法界能容一切利众生事】 p0963 佛地经论三卷十九页云:如是如来清净法界,含容一切智所变化利众生事者:谓诸...指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术语)密教之祭坛也,又护摩坛也,又曼荼罗之道场也,又灌顶坛也。...【八种忍】 p0069 入阿毗达磨论下四页云:忍有八种。谓苦集灭道法智忍,及苦集灭道类智忍。此八是能引决定智胜慧,...平正有三。一村平正。二城平正。三国平正。此诸平正。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平正。...梵语 trīni prātihāryāni,巴利语 tīnī pātihāriyāni。又作三示现、三教化、三变现、三变化、三示导、三神...(譬喻)花开莲现之略。是天台就法华经题之莲华立三喻中之第二喻,示开权显实之意者。玄义一上曰:华开莲现,可喻即...谓对随近自己来者行布施。乃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施等八种施之一。俱...【涅槃是不共法】 p0932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五页云:问:已知择灭、随所系事,有尔所量;诸有情类、证择灭时...(杂名)Bharadvāja,又曰颇罗吒。婆罗门六姓之一姓也。本行集经四十曰:颇罗吒,隋云重瞳。法华文句三曰:颇罗堕...何等为四?谓有一类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是名第一天道。复有一类。寻伺寂静。内等净心...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到底我如何修行好?那么表示大家对用功和修行这两个层次弄不清...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修行方法,于是阿育王用善巧方便教化毗多输柯,使他明了苦行外...有一个名为父爱如山,影响你的爱的心理测试:一座很小很温馨的小屋,你认为哪一座山适合做这个小屋背后的风景:A、...
问: 末学瞋恨心很重,每次对境都不能把持自己,伤害他人也伤害了自己。请问我该如何做? 大安法师答: 吾人瞋恨心...
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出家人和寺院来说。因为出家人和寺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信仰符号;如果硬要...过去,富迦罗越长者有两个儿子,在他重病即将辞世前嘱咐大儿子说:弟弟年纪尚小,你要好好照顾他,不要让他受苦。富...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一句佛号? 大安法师答: 一门深入,就是你选择净土法门,就一...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打得念头死,建立阿弥陀佛!一方面听自...
龙井山通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龙井通禅师,僧问:「如何是龙井龙?」师曰:「意气天然别,神工画不成。」曰:「为甚么画不成?」师曰:「出群不带角,不与类中同。」曰:「还解行雨也无?」师曰:「普润无边际,处处皆结粒。」曰:「还有宗门中事也无?」师曰:「有。」曰:「如何是宗门中事?」师曰:「从来无形段,应物不曾亏。」
上篇:法海行周禅师 | 下篇:龙兴宗靖禅师 |
(术语)三世如来自此三昧出生,故云佛母真三昧。楞严经六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清净法界能容一切利众生事
僧宝果
密坛
八种忍
对平正
三种示导
开莲
随至施
涅槃是不共法
颇罗堕
四天道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用功和修行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父爱如山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寺院与钱财
宽恕能化解仇恨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