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指以宿业尽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为“齐缘身”之对称。亦即天台宗所指小乘三藏教之佛身。盖依三藏教之教意,一切万法...【庆喜】 p1339 瑜伽九十一卷九页云:庆喜者:谓彼有情,于法随法,勇猛正行;卽应如实赞悦,令其欢喜。...亦名:阎浮、赡部 资持记·释结界篇:“剡浮、阎浮、赡部,皆音转也。方志释为轮王居处。以四轮王咸居此故。金轮统...【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 p0853 瑜伽九十八卷十页云:又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何等名为三处羞耻?一者...【四种令于尸罗深生爱乐】 p0468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复次由四因缘,令于尸罗,深生爱乐。一、由师教。远离二边,制...即密教修法中以“吽”字作观之观法。(hūj,吽)为印度吠陀时代以来用于咒法之真言密语,于密教中,以此字含有多重...【饶益有情戒】 p1463 瑜伽四十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术语)法身报身应化身,即佛之三身。第三身一名应身,一名化身,又云应化身。...【躭着】 p09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躭著者:谓坚执已得,无所营为故。...(术语)万有之本体,谓理性也。...大乘和小乘。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小乘是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若从经藏里的经典分之...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
过去,在贤提国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为长期卧病在床,精神委顿、身体非常瘦弱,生活无法自理,以致于全身...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在佛的弟子里面,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列前茅。无诤三昧的存在是,常要关怀芸芸众生,不让他们心生烦...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验光镜下,我们会发现,我们虚荣心有多高,我们背离光明的阴影...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大圣人呢?为什么能受千千万万人民的...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念,若能妄念不生,得大总持,就可以得到神通,但是持咒必须具...
先净照禅师
【五灯会元】
先净照禅师,问楞岩大师:「经中道:‘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被物转,即名凡夫。’只如升元阁作么生转?」严无对。﹝汾阳代云:「彼此老大。」﹞
上篇:禅月贯休禅师 | 下篇:公期和尚 |
梵语 a-brahma-carya,巴利语 a-brahma-cariya。又作不净行。意指行淫事。比丘、比丘尼犯此,将遭僧团摈逐,属于四...
齐业身
庆喜
剡浮
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
四种令于尸罗深生爱乐
吽字观
饶益有情戒
法报应化
躭着
理体
大小二乘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佛为病比丘洗身因缘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向佛陀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