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处不相离】 p0009 瑜伽六十五卷九页云:又一处不相离者:谓诸大种、及所造色、同住一处。如置一箧青黄赤白...【三灾次第】 p0186 俱舍论十二卷十八页云:所说三灾,云何次第?要先无间起七火灾,其次定应一水灾起。此后无间,...(术语)寂灭为梵名涅槃Nirvāna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指日本阿波国、土佐国、伊豫国、赞岐国等四国之弘法大师八十八个遗迹寺。又作四国灵场、四国札所、八十八个所大师。...【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p0013 瑜伽四十六卷三页云:又诸菩萨,观无常行,相续转时,能为三种苦所依止。一者、行...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即: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之世界性,在大智度...(名数)支那天台道邃以下之八祖也。即天台兴道道邃,天台至行广修,国清正定物外,国清妙说元琇,国清高论清竦,螺...(天名)天女名吒罗佉,能藏金宝,故号宝藏。能祈祷之者,可获无尽之宝财。见宝藏陀罗尼法。...(术语)法身虽无去来,而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名曰如来。...【诸菩萨意乐界】 p1354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诸菩萨意乐界云何?答:于诸佛法,信解有德所显故。...【善守】 p1137 瑜伽九十卷九页云:于所应役诸境界中。或于率尔现前境上,善住念故;名为善守。...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就是什么也不能要,不能吃肉,不能结婚,不能当官,不能发财...第一篇 四大菩萨与阿罗汉 其一 中国四大菩萨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
原文: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第一。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以非杀无肉故,以钱雇人代杀故。...问: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还仅仅是觉得自己信了?我现在挺愿意马上能去像极乐世界这样的一个地方,但有诸乐无有众...
一日,佛源老和尚对僧人说: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僧: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源公:什么? 僧:那里风水不好...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何修行净土的教言。这里简单做个解释: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
前面我们看了很多有关业的日记,知道了我们的业主要表现为成见、价值观、思维模式、习惯等等行为结果的精神方面。如...
【原文】 龙眼 宗伯陆公①寿九十七而嗜龙眼,龙眼遂价贵一方。又吾乡一老叟,寿逾宗伯六载而嗜蒸豚。二老母,一嗜米...
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
【法相辞典】
【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 p0853 瑜伽九十八卷十页云:又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何等名为三处羞耻?一者、他处羞耻。谓作是思:若我作恶;当为世间有他心智诸佛世尊、若圣弟子、若诸天众信佛教者、共所诃毁。是名第一处思择力。二者、自处羞耻。谓作是思:若我作恶;定当为己深所诃毁。何有善人,为斯恶行。是名第二处增上力。三者、法处羞耻。谓作是思:我若作恶;便为障碍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所修梵行。此法若有;便坏梵行。是名第三处思择力。如是羞耻,当知三处以为增上。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
上篇:思我有无成二过失 | 下篇: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治四法 |
(异类)三种饿鬼之一。饿鬼之多得食物者。...
一处不相离
三灾次第
寂灭
四国八十八个所
一切诸行皆悉是苦
五重世界
兴道下八祖
宝藏天女
法身如来
诸菩萨意乐界
善守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净业正因,以慈心不杀为第一
舍不得爱情就等于舍不得三界六道

他们说那里「风水」不好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被自己的成见拖入妄想执着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