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三劫无数】 p0186 俱舍论十二卷五页云:经说三劫阿僧企耶精进修行,方得成佛。于前所说四种劫中,积何劫成三劫无...(术语)涅槃之相离一切之相,谓之寂灭相。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智度论八十七曰:涅槃即是寂灭...又作四坚法。指四种坚固不坏之法。据成实论卷二“四法品”、大乘义章卷十一本四坚义等载,即:(一)说坚,谓说法坚固...【一切种行无常苦想】 p0013 瑜伽八十六卷十七页云:复次由四差别,当知修习一切种行无常苦想。何等为四?一、...天台智顗为解释各经内容之深义,所立之五种义解法。又作五重玄谈、五重玄、五玄、五章。即:(一)释名,解释一经之题...(人名)金华浦阳人。姓蒋氏,字心越,号东皋。十岁剃染。清康熙七年,三十岁,参翠微阔堂,居二年。堂问狗子话。师...(佛名)宝海梵志之子,出家成道,号宝藏如来,阿弥陀佛乃至释迦牟尼佛,皆依此佛而发心成道。...(术语)二种菩萨之一。又云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也。初地以上之菩萨是也。若依台家四教之位次...【诸树端烂熟果喻】 p1354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喻诸树端烂熟果者:危亡地故。...【善士戒】 p1138 瑜伽四十二卷二页云:云何菩萨善士戒?当知此戒、略有五种。谓诸菩萨、自具尸罗;劝他受戒;赞戒...【三种真实增上生道】 p0213 瑜伽十四卷五页云:又有三种为诸乐欲增上生者所说真实增上生道。一者、布施,得大财富...(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将佛法融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床后,如果有佛堂的话,先点香、行礼、虔诚地祈祷佛菩萨等等...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作) 原人之心,皆具佛性。泛观诸家禅说一切经文,原其至当之理...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么佛性是什么呢?佛就是觉悟,一切众生都有觉悟的本性,称为佛性。性,就是永不改变...
人们穷尽一生珍爱自己的肉身,抹脂涂膏,百般呵护。同时又对异性美色孜孜追求,不折手段,至死不休。人们对美色的贪...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生于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一个典型的士族...
念准提咒,对于初学者,是否需要记数以及基本的遍数? 初步的念学准提咒子这个法门,最好是记数字念!记数字在别的...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然后你要进一步,你要想这个人身...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治四法
【法相辞典】
【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所治四法】 p0853 瑜伽二十卷九页云:思所成慧俱光明想有四法者:一、不善观察故,不善决定故;于所思惟,有疑随逐。二、住于夜分,懒惰懈怠故;多习睡眠故;虚度时分。三、住于昼分,习近邪恶食故;身不调柔。不能随顺谛观诸法。四、与在家出家共相杂住,于随所闻所究竟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如是疑随逐故,障碍能遣疑因缘故。此四种法,是思所成慧俱光明想之所对治。令思所成若智若见,不能清净。
上篇:思择力能与三处羞耻为伴 | 下篇:思惟真如与观真如四句分别 |
(术语)贪欲心之多者。天台四教仪集注中曰:多贪众生不净观。...
三劫无数
寂灭相
四坚
一切种行无常苦想
五重玄义
兴俦
宝藏如来
法身菩萨
诸树端烂熟果喻
善士戒
三种真实增上生道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推荐】达摩大师血脉论

一辈子修持净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对治美色淫欲的《九相图》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南怀瑾开示准提法门修法
